真的被我猜中了。 荷兰安世半导体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6日,一场看似迎

文明故事 2025-11-10 12:57:58

真的被我猜中了。 荷兰安世半导体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6日,一场看似迎来大团圆的“中欧芯片和解”剧情突然反转。处于风波中心的荷兰安世半导体官方出面辟谣,否认了前CEO张学政复职的传闻。 这个辟谣来得猝不及防,却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现在的安世半导体,早就不是中方控股时那个能自主决策的企业了。9月底荷兰政府一声令下,用一套上世纪50年代的“战时工具”法律,直接强行接管了这家由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控股的公司,连中国籍CEO的职务都给解除了,中方瞬间丧失了所有控制权。 张学政想复职?先过荷兰政府这关再说。安世自己都坦言,公司高层任免必须获得荷兰政府批准,而且这种“冻结”状态还要持续一整年。说白了,现在的安世早就被架在了政治博弈的火上,企业自身的经营决策,反倒成了最不重要的事情。之前荷兰法院还特意任命了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董事,把闻泰科技的股权变相交给第三方管理,这哪是正常的企业运营,分明是赤裸裸的资产掠夺。 更讽刺的是,就在辟谣同一天,安世还在忙着对中美两边示好。一边欢迎美国暂停“穿透规则”,一边期待中国放宽出口限制,盼着成熟制程芯片能继续流向全球市场。可转过头来,连创始人复职的传闻都要急着否认,这种左右逢源的姿态,背后藏着的全是身不由己的无奈。 这场闹剧的受害者从来不是某一方,而是全球芯片供应链。安世东莞工厂承载着全球70%的封测产能,10月底就被停止供应晶圆,直接导致汽车芯片货源紧张。要知道安世的车规级功率器件占据全球近40%市场,本田、大众这些车企都得依赖它,生产一停,整个产业链都得跟着慌。 荷兰政府的操作把“双标”玩到了极致。嘴上喊着“市场经济”“产权保护”,转头就用行政手段抢夺中资企业资产。他们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实则就是见不得中企在核心半导体领域站稳脚跟,担心技术和市场份额被抢走,才不惜撕破脸动用非常规手段。 中方早就亮明了态度,商务部明确指出荷兰的做法严重侵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可现在看来,这些抗议暂时没能改变局面,安世的控制权依然被攥在别人手里,高层任免这种核心事务,中方连说话的份都没有。所谓的“和解”,更像是荷兰方面放出的烟雾弹,稳住市场情绪的同时,继续巩固自己的控制权。 张学政的复职传闻,其实是市场对“企业回归正常”的美好期待。大家盼着中资能重新主导安世,让供应链恢复稳定,可现实却给了一记重拳。这也提醒所有走出去的中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下,产权安全永远是第一道防线,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煮熟的鸭子飞了”的窘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文明故事

文明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