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资源品或接棒科技领涨,推动指数冲击4000点:五大核心逻辑解析
临近年末,市场预期资源品板块有望接替科技板块成为领涨主线,推动指数突破4000点,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五大核心原因:
1. 全球货币宽松周期开启,流动性支撑资源品估值
当前全球多国进入货币宽松通道,整体放水环境下,资金更易流向具备保值属性的资源类资产,为资源品价格上涨提供了流动性基础。
2. 黄金比价处于历史高位,暗示其他资源品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当前黄金相对其他大宗商品的比价处于历史较高区间,表明黄金在避险需求推动下已呈现显著强势。这一现象也侧面反映,其他尚未充分上涨的资源品,相较于黄金存在明显的估值修复潜力。
3. 多类资源品面临供需硬缺口,部分品种弹性明确
从供需格局看,多个资源品类已进入“确定性缺口”阶段:
- 六氟磷酸锂(6F):2026年预计存在2-3万吨供需缺口,是缺口预期下价格弹性最高的品种之一;
- 碳酸锂:2026年供需缺口预计达5-10万吨,行业供需紧张态势将持续;
- 铜、白银、萤石、磷:均进入5%-10%级别的供需硬缺口区间,且由于新增产能释放周期普遍≥2年,短期缺口难以填补;
综合来看,在AI算力与储能需求共振的背景下,六氟磷酸锂、碳酸锂、铜、白银是供需缺口最确定、价格弹性最清晰的四大细分分支。
4. 资源品涨价趋势已初步形成,行业景气度上行
从当前市场数据看,多类资源品价格已启动上涨行情,涨价趋势逐步确立,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上行,进一步强化了板块的投资吸引力。
5. 聚焦国内自主可控品种,把握“真受益”资源品
在众多资源品类中,需重点关注国内具备资源掌控力、能真正从涨价中受益的品种,核心包括六氟磷酸锂(6F)、磷、钨、铬——这类资源品国内产能与储量占比高,涨价红利能有效传导至国内相关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