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大多贪淫好色,但有一个皇帝贪淫好色到了变态的地步,而且残忍嗜杀也到了变态、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个皇帝就是三国时期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 孙皓是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按照家谱来看,骨子里确实流着东吴开国皇帝的血。但这份血统并没有让他秉持祖上的英明,反而成了他用来作威作福的资本。 他继位的过程本身就颇具戏剧性。孙休去世后,权臣濮阳兴和张布看中孙皓,说他“有主君之风”,于是就立他为帝。结果这俩人没活多久就被孙皓翻脸除掉了,可见他从一开始就不是个善茬。 孙皓在位期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贪”。这种贪不是单纯的贪吃贪喝,而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占有欲。他对酒色的痴迷,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东吴当时国力已弱,百姓困苦,但孙皓却在宫廷中大兴土木,修筑无数奢华的园林、楼阁,养着上千名宫女,日日饮酒作乐。 他甚至不满足于东吴境内的美女,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民间搜罗少女,稍有姿色者便强行掳入后宫。 有些人家为了保全女儿,不得不让她们装病毁容,甚至逃亡他乡。一个皇帝的私欲,把无数百姓推入水深火热,这样的统治,注定是要崩塌的。 但孙皓的荒淫还不止于此,他还酷爱一种让人听了都发麻的“娱乐方式”:逼宫女喝酒,不喝就打,喝醉了还得跳舞唱歌,稍不合他意,轻则鞭打,重则处死。 他甚至让宫女们在冬日赤身裸体为他表演,只为取乐。这种对女性的极度物化和非人对待,已经完全脱离了一个正常统治者的理性。 他不是在享乐,而是在宣泄一种对他人生命的掌控欲,把人命当儿戏,把痛苦当乐趣,这种心态,才是真正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方。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他的残忍不仅针对宫女,也蔓延到了朝臣和百姓。一旦有人对他稍有微词,哪怕只是私下议论一句,也可能遭来灭门之祸。 他喜欢用各种酷刑,比如剥皮、剔骨、灌铅等手段来折磨所谓的“叛逆者”,甚至有时候只为取乐。 他的权力越集中,手段就越极端,已经完全失去了对人性基本的尊重。有个史书上记载的细节让人记忆犹新:他有一次命人在江边搭台设宴,邀请群臣赴宴,结果席间突然命人将几位大臣拖下去处死,只为“考验”其他人的忠诚。 这种变态的“信任测试”,让整个朝廷人人自危,君臣关系变成了主子和猎物之间的关系。 而在国家治理方面,孙皓同样一塌糊涂。他继位之初,东吴已经风雨飘摇,但他并没有想着如何重整山河,反而沉迷于内斗和穷奢极欲。 他频繁更换官员,朝政毫无章法,有些忠臣想要谏言,但不是被他打压,就是被直接杀害。 原本还有点骨气的东吴官僚体系,在孙皓的统治下迅速崩溃,剩下的都是一些唯命是从的奴才。 人治取代了法治,私欲凌驾于公义之上,整个国家机器变成了为皇帝一人服务的玩物。 孙皓还有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行为,就是他废除了许多先帝制定的制度,自创“天命制度”,强调自己是“天命之子”。 他说自己是上天派来的,要重塑东吴,不再遵循旧制。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为了摆脱祖宗枷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方便他行事肆意。 可惜他忘了一点,天命可不是自封的,是百姓和历史验证的。他越想自封神明,越暴露出内心的虚弱和恐惧。 他明明知道江山已危,却还要竭力粉饰太平,甚至强迫百姓为他的生日庆典狂欢,哪怕此时民间已经是饿殍遍地。 孙皓的统治让东吴彻底丧失了最后的生机。西晋伐吴时,东吴的军队几乎毫无战斗意志,很多将领直接投降,百姓甚至夹道欢迎晋军。 敌人来了不反抗,反而觉得是解脱,这样的政权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最终,孙皓在晋军的包围下投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宣告终结。 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孙皓投降后,司马炎并没有杀他,反而封他做了“归命侯”,让他在洛阳安度余生。 也正是在这个洛阳的日子里,孙皓开始回忆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人说他晚年颇为悔恨,但更多的迹象表明,他始终没有真正反思自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他觉得自己失败是因为运气不好,而不是因为荒淫和暴政。这种从根上对责任的逃避,才是他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最悲哀的地方。 回看孙皓的一生,他的结局似乎印证了一个古老的道理:权力无法掩盖人性的丑陋,反而会放大它。如果一个人没有底线,那么越高的位置,只会让他跌得更惨。 孙皓的败亡并不可惜,可惜的是那些在他手下枉死的百姓,那些被他玩弄至死的宫女,那些原本还有希望的国家命运。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切,也不会轻易原谅一个把皇位当成玩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