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同堂!”11月9日报道,河南郑州,115岁的李陈氏老人是这座城市目前最年长的人,她出生于1910年,如今已是五世同堂,今年重阳家宴上,她偏爱肥肉的饮食习惯与矍铄的精神面貌,让在场亲友赞叹,网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得意] 李陈氏的日常简单却规律,她从不刻意节食,荤素搭配随心,尤其喜欢传统豫菜中的红烧肉,每天早睡早起,午后小憩已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她的家人说,老人最大的特点是情绪稳定,遇到烦心事从不往心里去。 李陈氏的孙女透露,全家从不对老人过度保护,让她自主决定衣食住行,这种尊重让老人始终感受到自身价值,而非家庭的负担,四代晚辈轮流陪伴,但从不干涉她的生活习惯。 郑州已有超过500位百岁老人,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当走近这些跨越世纪的老人,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智慧朴实而独特。 102岁的王爷爷每天都要在小区散步,与邻居下棋聊天,107岁的刘奶奶至今坚持自己缝补衣物,她说手指活动让头脑清醒,这些老人普遍保持着适量活动,保持着与他人的日常交流。 长寿者的共性不仅在于基因,更在于生活模式,规律的作息让身体机能保持稳定,积极社交有效缓解孤独感,而适度的体力活动则维持了基础代谢,这些老人大多对饮食持开放态度,不给自己设置太多禁忌。 当代人追求各种养生秘籍,而这些百岁老人的生活哲学却格外简单,吃喜欢的食物,保持活动,与亲友相伴,不为小事烦恼,他们没有复杂的保健方案,却在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中,找到了与岁月和平相处的方式。 长寿的智慧就藏在这些日常细节里,网友们也在评论区分享自己身边的长寿老人的生活智慧。 "这老太太太可爱了!115岁还能吃肥肉,我奶奶80岁就被全家盯着不让吃油腻的了。" "坐标郑州,我们小区就有一位102岁的老爷爷,每天还要下楼遛弯,关键是烟酒不忌,这怎么解释?" "说个冷知识:其实很多长寿老人都不是完全清淡饮食,关键可能是'吃得开心',心情好最重要。" "我外婆96岁,每顿饭必须有一块红烧肉,现在耳不聋眼不花,反而那些天天养生的亲戚各种小毛病。" "专家说肥肉有害健康,可这些百岁老人用事实打脸,是不是现在的健康建议太一刀切了?" "在郑州工作的表示,这新闻前几天在本地朋友圈刷屏了,好多人都说要去沾沾老人的福气。" "我觉得重点不是吃不吃肥肉,是人家心态好,五世同堂家庭和睦,这才是长寿秘诀吧?" "我爷爷103岁去年走的,生前就爱喝点小酒吃猪头肉,他说'想吃什么就是身体需要什么'。" "作为营养师说句实话:个体差异太大了!不建议盲目模仿,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才是关键。" "看到评论区都在说吃肉,但没人注意到老人作息规律吗?这才是普适的健康常识啊!" "其实农村很多长寿老人根本不懂什么叫'健康饮食',干活到老,吃嘛嘛香,反而城市人太焦虑了。" "我是郑州本地的记者,采访过好几位百岁老人,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都不爱操心,凡事想得开。" 您觉得在"规律作息、良好心态、家庭和睦、均衡饮食"这几个常见长寿因素中,哪个是最关键的?欢迎用一句话分享您的观点! 信源:大象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