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长期阻碍中国统一就是马英九。 这个人非常之狡猾!在他担任领导人期间,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1-10 10:08:41

台湾地区,长期阻碍中国统一就是马英九。 这个人非常之狡猾!在他担任领导人期间,从美国购买军火从没有中断过,投资企业近20年从中国大陆赚取了数千亿的好处! 若论对美军购的“大方”,马英九在台湾地区历任领导人中堪称头一份。 据中国新闻网统计,他执政八年的对美军购总金额超201亿美元,不仅超过李登辉12年任期的162亿美元,更达到陈水扁八年任期84亿美元的两倍多。 平摊到每年,台当局要花掉25亿美元采购武器,折算下来每个台湾民众每年要为这笔开支掏一千多新台币。 这些军购并非零敲碎打地补充装备,而是一套系统性的防务布局。 2008年的首笔大单中,就包含30架AH-64D阿帕奇攻击直升机。 这种擅长低空突击的重型装备,显然不只是为了“防卫”;搭配4套发射模组的330枚爱国者三型导弹,更直接让台湾初步接入美国主导的区域反导体系。 到了2010年,他又追加一笔64亿美元的订单,60架UH-60M黑鹰直升机补齐了台军的运输短板,2艘鹗级海岸猎雷舰则强化了台海周边的封锁能力。 四次大型军购涵盖24个项目,从空中预警机升级到地面导弹系统,再到海上舰艇,台军主战装备的核心领域几乎全换成了美国货。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装备中不少是美军的库存翻新品,性能早已落伍,却让台湾成了全球人均军购额最高的地区。 他当年喊着“国防预算不低于GDP的3%”,但除2009年象征性达标外,其余年份均打了折扣,2016年卸任前更降至2.09%的历史最低。 这种口号式军购,说白了就是既想喊着强硬口号讨好美国换政治支持,又怕压缩民生预算引发民怨,典型的两头讨巧。 在疯狂向美国买武器的同时,马英九又紧紧攥住大陆的政策红利,让台企近20年从大陆赚走了数千亿。 2010年签署的ECFA是关键,单关税减免一项,就让台湾农产品、化工产品每年省下数亿成本。 当时台湾半导体产业六成原料依赖大陆供应,石斑鱼、释迦等农产品八成销路在大陆,靠着大陆市场的托底,台企利润连年攀升。 可这种红利从来都是单向流动,马英九当局一边放任台商在大陆抢占市场,一边用“戒急用忍”的老规矩卡大陆企业的脖子。 第四波开放陆资入台时,仅新增138项投资项目,半导体、面板等核心产业始终对大陆企业紧闭大门,就连普通服务业也设下层层门槛。 一个细节很能戳破这种表象:台湾农民靠着大陆市场卖农产品,本应赚得盆满钵满,可在马英九当局的操控下,收购价长期低于国际市场,基层农民只能“增产不增收”,台企老板却靠着差价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劫贫济富”的玩法,本质上是把大陆的红利当成了巩固自身利益的筹码,从未想过让两岸民众真正受益。 人员交流上亦是如此,他虽将陆配取得身份证的时间从6年缩至4年,也开放了大陆学历采认,这些表面功夫做得十足,但核心权益的限制从未松动。 陆生纳健保的问题从2012年就开始讨论,直到他卸任都没落地;“三限六不”的规定更卡得死死的——不能打工、不能就业、没有奖助学金,所谓的两岸青年交流,不过是走个过场,根本形不成真正的情感联结。 最能戳穿其本质的,是他卸任后的态度转变。 2024年8月,他在公开活动中直言“美国不可能为了台湾牺牲自己的子弟”,批评军购是“钱坑法案”,还呼吁两岸问题“不可让外部势力干预”。 要知道,正是他任内推动的那些军购,让台湾背上了沉重债务,而他口中的“钱坑”,当年可是他主动往里砸钱的。 这种卸任后装“和平智者”的操作,不过是想洗白自己,掩盖执政时埋下的分裂隐患。 如今两岸关系中的不少症结,都能追溯到马英九时期的政策遗毒。 赖清德当局2026年编列9495亿新台币防务预算,占GDP的3.32%,远超民生建设预算,这种“重军购轻民生”的倾向,正是延续了马英九时期的政策逻辑。 ECFA部分产品关税减让被中止,根源也在于台湾方面长期违背协议精神,这种单向获利的合作模式,从马英九时期就已埋下隐患。 他的狡猾之处,就在于不像“台独”分子那样直白叫嚣,而是把分裂包装成“维持现状”,用经济利益绑住台湾民众,用和平口号迷惑外界。 大陆这边始终在推进两岸融合,台胞征信系统、房贷便利等政策接连出台,金门供水这样的民生工程也落地见效。 对比之下,马英九时期那些“表面合作、实质割裂”的政策更显虚伪。 他既不愿承担“台独”的风险,又不肯推动统一进程,始终在两岸之间谋求政治利益最大化,最终却让台湾民众为他的算计买单。

0 阅读:0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