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柳同日陷落:豫湘桂会战的悲壮终章! 1944年11月10日,广西重镇桂林与柳

亦来亦往 2025-11-10 09:38:03

桂柳同日陷落:豫湘桂会战的悲壮终章! 1944年11月10日,广西重镇桂林与柳州同日沦陷,标志着豫湘桂大会战中最为惨烈的“桂柳会战”以中国方面的惨重失利告终,大后方为之震动。 1944年11月10日,侵华日军在豫湘桂大会战的最后阶段攻陷广西两大军事重镇——桂林与柳州。 两城于同一天内相继失守,不仅切断了中国东南与西南腹地的最后联络线,更暴露了当时中国军队在历经苦战后所面临的极度困境。 桂林、柳州的失守,是日军发动代号“一号作战”(中方称“豫湘桂大会战”)的战略结果。 日军旨在打通从华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并摧毁华美军用机场。在完成湖南战役后,兵锋直指广西。 广西是拱卫西南大后方的门户,而桂林和柳州更是其中的核心枢纽,前者是重要空军基地,后者是西南交通枢纽与军事指挥中心。守住两城,至关重要。 桂林保卫战尤为惨烈。奉命守城的陆军第131师等部队,在劣势兵力与火力下,与日军展开殊死巷战。 守军官兵虽浴血奋战,但外无援兵,内无充足弹药,城防司令韦云淞最终率残部突围,城陷当日,据称留守的数千官兵大多战至最后一刻,壮烈殉国。 而在柳州,由于桂林的迅速失陷,使得柳州侧翼暴露,防线动摇。原本计划固守的第四战区长官部判断局势已不可为,遂下令放弃柳州,向西撤退。日军因此得以在几乎没有遭遇顽强抵抗的情况下,轻取这座战略要地。 桂柳同日失守,产生了极其深远且沉重的负面影响:军事上,它导致日军基本实现了“一号作战”的战略目标,大陆交通线被其打通。政治上,这场溃败极大地损害了中国政府的威信,并向盟国暴露了其军队的虚弱。民生上,数十万难民在溃退途中颠沛流离,遭受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史称“黔桂大撤退”。 桂林、柳州的沦陷,是抗日战争末期一次灾难性的军事失利。它虽未动摇中国继续抗战的意志,但深刻揭示了当时国家在长期战争消耗下的疲弱与内部问题,成为抗战史上一道难以愈合的深刻伤痕。桂军抗日 柳州抗战史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亦来亦往

亦来亦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