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母亲去世,他回乡葬母。哪料,袁家族长袁世敦却说:你母亲不得入祖坟! 袁世凯1859年出生于河南项城一个官宦地主家庭,祖父袁甲三做过漕运总督,父亲袁保中是候选同知。他小时候过继给叔父袁保庆,刘氏是袁保庆的妾室,生下包括袁世凯在内的五个儿子。袁世凯在兄弟中排行老四,早年跟着嗣父去济南和金陵等地念书。1873年袁保庆去世后,他由叔父袁保龄和袁保恒照顾,在北京继续求学,但科举考试几次都没中。1876年他参加陈州乡试落榜,第二年跟着袁保恒去河南赈灾,看到饥荒的惨状,帮忙处理赈务事宜。1878年袁保恒去世,他回项城暂住,后来移居陈州,那时结识了徐世昌,还资助他中举。 1879年乡试又没过,袁世凯烧掉书本,决定弃文从武。1880年他投奔吴长庆,进入庆军营务处帮忙。1881年在登州备考科举,还是没成功。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爆发,他随吴长庆部队去朝鲜,参与镇压,抓获李昰应。从那以后,他留在朝鲜负责训练亲军和镇抚军。1884年甲申政变时,他指挥部队打退日军,维护清廷利益。1885年升为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权代表,处理各种外交事务。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打响,袁世凯带部队回国参战,清军败后,他随军退到天津。1895年他奉命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建陆军,招兵买马,采用西方方法训练,建立步兵、炮兵和工程兵的营制,还配备先进武器,新军很快达到7000人规模,成为清末重要力量。1899年他署理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活动,保护外国人安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他避免山东卷入冲突,保持地方稳定。1901年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下掌控北洋六镇军队,那时他的权势已达顶峰。 1901年,刘氏在天津病故,年纪70岁。袁世凯从天津赶回项城操办后事,打算把刘氏安葬到袁氏祖坟。他作为直隶总督,手握实权,本以为这事容易办成。刘氏生前被慈禧太后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这在家族里算得上抬高地位。袁世凯强调这个封号,要求按照嫡妻礼仪下葬。但袁世敦作为族长,坚持族谱规定,妾室死后不能进祖坟正穴,只能埋在坟茔偏旁或外三里处。他引用族谱第三卷第五条,强调嫡庶有别,祖宗规矩不能废。 袁世凯不服,指出自己官位高,刘氏身份已不同以往。族老们大多支持袁世敦,觉得不能坏了家法。袁保龄上前劝阻,提醒在祠堂要守规矩。争执过程中,袁世凯一度想强行推进,但面对族人阻拦,最终选择让步。他在项城东北15里处的洪家洼买下120亩地,建起独立墓园,安葬刘氏。葬礼办得规模大,鞭炮响了好几天,亲戚和官员都来参加。这事反映出清末家族礼法对个人权势的制约,即使袁世凯位高权重,在家乡还是得遵从旧规。 1902年袁世凯正式获授直隶总督,推动地方新政,设立军政司,还兴办学校和发展实业。1903年他任练兵处会办大臣,负责全国军队训练事宜。1905年他和张之洞一起上奏停科举,推广新式学堂。1906年派人考察宪政,设立矿务总局,还调兵剿匪。1907年转任外务部尚书,处理外交和税关事务。同年清廷让他入军机处,参与中央决策。 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袁世凯被免职,回河南彰德洹上村隐居养病。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他复出任湖广总督,指挥北洋军镇压革命军,同时和革命派谈判。11月他当上内阁总理大臣,利用军队力量推动清帝退位。1912年清朝结束,他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组建新政府。段祺瑞等将领通电施压,隆裕太后下诏,溥仪逊位。 1913年国会选举,他成为正式大总统。二次革命发生,他派兵南下,攻占南京,各省恢复秩序。1914年解散国会,公布新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还修正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任。1915年推动帝制运动,1916年宣布中华帝国,改元洪宪。护国运动兴起,反对力量集结,他3月取消帝制,复任大总统。6月6日在北京病故,年纪5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