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直言:“当初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时,我们坚信这会彻底重创这家中

巴斯历史集世界 2025-11-09 10:05:04

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直言:“当初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时,我们坚信这会彻底重创这家中国企业,可现实却完全超出预期 —— 华为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 这番直面现实的表述,既透着无奈,更揭开了中美科技博弈中最值得深思的真相。 雷蒙多这话里的无奈藏都藏不住,估计她自己也没想到,当初美国政府卯足了劲下的狠手,最后反倒成了华为的 “磨刀石”。她后来也不得不认,中国在人才和技术上的那些盘算,比美国看得远多了,这可不是临时抱佛脚能赶上的。 美国当初搞制裁的时候,大概觉得华为离了他们的技术和零件就玩不转,毕竟高端芯片、核心软件这些东西,以前确实得仰仗西方供应。可他们没算到,中国早就盯着这些短板在补了,尤其是人才这块,根本不是临时凑数。 不是说光靠高校扩招就行,而是从职业技能培训到高校研究,再到企业里的实战打磨,形成了一整套链条,有人学技术,有人搞研发,有人把成果变成产品,环环相扣,从来没断过档。这样一来,就算外头卡脖子,里头总有源源不断的人能顶上去,创新的劲儿自然就泄不了。 华为能扛过来,甚至越做越强,根子就在这。被列入实体清单后,人家没慌着找替代品,直接掉头搞自主研发,原生鸿蒙系统推出来,从内核到数据库全是自己的,连笔记本电脑都换成了自家系统,彻底绕开了微软那一套。 以前还能说华为靠外部供应撑着,现在人家自己的底盘稳了,美国再想从供应链下手,等于打在了棉花上。 更有意思的是,华为不光没丢市场,2024 年还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市场份额占到 34%,比 2018 年还多了 2 个百分点,连美国的盟友比如意大利、西班牙这些,照样用他们的设备,全球外头超过 32 亿人住着的地方,5G 网络都靠华为撑着。 美国这边反倒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ITIF 那个智库做了份报告,说美国这通制裁下来,没伤到华为多少,反倒帮人家成了更强的对手,自己的企业倒亏了不少。 2021 到 2024 年这几年,英特尔、高通这些巨头光销售额就少了 330 亿美元,亚德诺半导体这些公司也喊冤,说政府的政策把产品需求都搞下去了。企业赚不到钱,再投入研发的钱就少了,最后坑的还是美国自己的科技实力。 更尴尬的是,美国想靠《芯片科学法案》搞芯片自主,投了 2800 亿美元,结果先卡在了没人干活上。高端人才都往金融、咨询这些来钱快的行业跑,芯片制造虽然工资不低,可跟那些行业比还是差一截。 想从国外招点人吧,移民政策又卡得死,行业协会也不松口。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厂子投产都延迟了,就是因为找不到足够的产业工人。 德勤说未来几年美国半导体行业得缺 9 万人,麦肯锡更悲观,说 2030 年要缺 30 万工程师和 9 万熟练工人,这架势,钱再多没人干,芯片自主也就是句空话。 雷蒙多那句反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中国的优势从来不是临时突击,而是早早就铺好了路。不只是华为,整个科技领域都是这样,先把人才的底子打牢,再一步步布局技术,不追求一时的速度,只盯着长期的目标。 美国总想着用霸权掐别人的脖子,却忘了自己的根基早有松动,人才留不住,产业链补不上,光靠制裁和禁令,哪能真正稳住优势。 这波科技博弈说白了,就是急功近利对上了稳扎稳打。美国以为一张实体清单就能定胜负,却没看清中国早就在人才和技术上埋下了伏笔。华为的变强不是偶然,是整个体系支撑起来的必然结果。 雷蒙多的无奈,其实是戳破了美国科技霸权的假象 —— 不是中国太强,是美国自己把牌打歪了,既没看透对手的底气在哪,也没守住自己的根基。 等到发现制裁变成了 “反向助推”,再想调整已经慢了半拍,这大概就是中美科技博弈里最实在的真相。 参考资料:环球网《果然!美新任商务部长声称将充分利用“实体清单”限制技术和产品流向中企》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巴斯历史集世界

巴斯历史集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