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自己的内海,去换自己的陆地。 这笔账,但凡脑子清楚点,都知道血亏。 可这事儿,我们眼睁睁看着它发生了几十年。 说的就是黄河入海口。那条“一碗水半碗沙”的母亲河,现在正一刻不停地往渤海里灌沙子。渤海是什么?那是咱国家自己的“内海”,差不多算个大点的湖。 你拿沙子去填一个湖,结果是啥? 湖越来越小,越来越浅。船越来越难开,鱼越来越少,整个海都快喘不过气了。 我们是多了几亩地,没错。可这是拿一片活生生的、会呼吸的蓝色海洋换来的。 这不叫开拓,这叫“左手倒右手”的瞎折腾。 但最有意思的来了。 你把视线往南挪一点,看看江苏苏北沿海。 那边是什么情况?海岸线年年退,土地被海水一口口吃掉。为什么?因为几百年前,黄河是从那儿入海的,泥沙给那边垒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后来黄河改道了,没了泥沙,“口粮”断了,海岸线可不就得饿得直缩水么。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脑子里“叮”一下? 一个地方,沙子多得快把海憋死了。 另一个地方,缺沙子缺得土地都保不住了。 那……能不能…… 把黄河那用不完的泥沙,分一点给苏北? 这不就是老祖宗说的“一石二鸟”? 渤海得了救,能喘口气了。苏北的海岸线保住了,没准还能长出新的滩涂湿地。 这盘棋下得才叫大,才叫漂亮。 这已经不是什么改个河道那么简单了,这是站在整个国家地图上,重新校准生态的平衡。 有时候真觉得,咱们这个民族骨子里就刻着“愚公移山”的基因。只不过,今天的我们,手里握着的是科学,眼里看到的是整个星球的未来。 这事儿要是真干成了,功在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