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花44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花165亿,拆掉华为设备。德国正在为拆除华为网络设备而付出巨大代价,以前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钱,好不容易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结果被老美逼迫拆除,就在刚刚,有外媒报道,如今为了替换运营商网络中的华为设备,德国将花165亿元购买诺基亚高通或爱立信的通信设备,这笔钱由德国纳税人提供。 先不说别的,这 165 亿人民币看着是笔巨款,可跟实际开销比起来根本不够塞牙缝。华为在德国扎根二十年,慕尼黑的研发中心、杜塞尔多夫的欧洲总部,光当地人就雇了一千八百多,半数以上的 5G 基站都是它家建的,早就跟德国的骨头缝缠在了一起。 北德一个州光拆换就花了 4 亿欧元,换算过来快 30 亿人民币了,这还只是一个州的账。有人算过,全国拆完保守估计得 10 亿欧元,这还没算上后续设备调试、网络衔接的钱,德国纳税人掏的 165 亿,顶多能盖住基础拆除费。 更头疼的是拆设备牵一发动全身,哪是拧几个螺丝那么简单。德国铁路自己的内部文件都算过账,光换通信设备就得砸 4 亿欧元进去,而且工期得拖 5 到 6 年。 光德国北部就有近 800 个火车无线电基站等着换,这些基站是管列车和控制中心通话的,拆了再装期间,调度都得捏把汗。 沃达丰早就放话了,仓促换设备会让网络质量受影响,老百姓手机信号不稳、企业传个数据断联,这种麻烦得持续一年多。 之前北威州有家汽车零部件厂就试过,拆华为设备时没衔接好,生产线的智能联网系统停了三小时,光损失就赔了上百万欧元。 最坑的是,想换的设备还不一定能及时到位。诺基亚、爱立信就那么点产能,全欧洲都在抢,德国想插队都难。西班牙电信在德国的分公司都放出话了,要是设备拖期导致损失,肯定得找政府索赔。 更讽刺的是,欧盟自己的 5G 观察报告都显示,早早就禁了华为的爱沙尼亚、瑞典这些国家,5G 覆盖率在欧盟垫底,德国这是明知是坑还要往里跳。 德国政府心里门儿清这是被美国架着走,可又不敢撕破脸。美国一直拿 “安全风险” 说事儿,可从头到尾没拿出过任何证据,连德国联邦当局自己都查不出华为设备有问题。 中国驻德使馆早戳破了这层窗户纸,这就是借着安全的由头搞政治歧视。可德国作为北约成员国,架不住美国施压,只能硬着头皮干。一边是盟友的面子,一边是自己的钱包和产业,这下彻底卡在中间了。 更长远的麻烦在后头,华为在德国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不是说换就能换的,慕尼黑研发中心搞了十几年的 5G 优化技术,跟德国制造业的智能工厂系统早就适配好了,换成诺基亚的设备,还得重新调试兼容,光这功夫就得耗个两三年。 而且这事儿传出去,外国企业都得掂量掂量:今天能逼走华为,明天会不会轮到自己?德国一直吹的 “公平营商环境”,这下成了笑话。 反观英国,之前花 44 亿拆完华为,现在 5G 网速比欧洲平均水平慢了 20%,运营商天天哭穷要补贴。德国这 165 亿砸下去,怕是要步英国的后尘。 说到底,通信设备不是玩具,拆了换了看似简单,背后是产业链的断裂、成本的飙升和发展的滞后。美国只喊口号不解决问题,最后买单的还是德国老百姓和企业。 这哪是搞 “安全建设”,分明是给自己的发展绑上大石头,最后只能看着中美在 5G 赛道上越跑越远,自己在后面捡烂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