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压制住日本!没有让这个国家成为超级大国,要知道,当时的日本离超级大国这个门槛,真的就差一只脚,谁料,美国出手了,不是一次打击,而是系统性收割,从各个方面,进行打压! 这话看似戏谑,却是战后日本的残酷现实。 上世纪80年代,日本GDP达美国71%,汽车、电子、半导体横扫全球,还想突破和平宪法、谋联合国常任席位,距超级大国仅一步之遥。 但美国一套“系统性收割组合拳”,把日本钉在“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位置,三十年过去,日本仍陷困局。 日本战后靠朝鲜战争“特需订单”复苏,60年代年均GDP增速超10%,80年代产业实力登顶:汽车年产1000万辆占全球30%,丰田、本田逼得美国三大车企亏损,通用1982年亏17亿美元;家电领域,索尼、松下垄断全球中高端市场;半导体份额达53%,远超美国的37%,英特尔差点破产。 80年代后期日本政治野心显露,首相中曾根康弘提“战后政治总决算”,想修改和平宪法、升级自卫队,还联合多国谋联合国常任席位,这触碰了美国霸权红线,美国绝不允许亚太出现第二个超级大国。 美国先从金融下手,1985年逼日本签《广场协议》,日元两年内从1:240升至1:120。日元升值让日本出口企业利润暴跌,丰田对美出口利润1986年跌40%。 日本央行被迫降息,廉价资金催生泡沫:1989年东京房价每平米10万美元,股市四年涨3倍。1990年美国施压收紧流动性,股市暴跌60%,泡沫破裂,日本进入“失去的三十年”。 接着美国绞杀日本半导体产业。1986年逼签《美日半导体协议》,限定日本份额不超20%,还禁其向美军供货。 同时扶持三星、台积电,用价格战挤垮日本企业,五年内日本半导体份额跌至20%,霸主地位陨落。 政治军事上美国驻5万美军、设88个基地,借《日美安保条约》控日本防务,禁其发展进攻性武器。日本想修宪美国暗中阻挠,日本在新能源、AI领域发力,美国又用“301调查”“芯片法案”打压。 如今日本虽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却GDP停滞、人均GDP被韩国超越,汽车产业遇新能源冲击,半导体落后,人口老龄化严重。但是它仍受美国控制,成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经济上根本抬不起头,这就是做美国盟友的悲哀——能让你富,但绝不能让你强。 美国对日本的收割,是霸权国家对潜在对手的“预防性打击”。说明无政治军事自主权,再强的经济也只是“肥肉”。 所以大国崛起需独立政治立场、强大军事保障和完整产业链,否则经济奇迹可能一夜崩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