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这次碰到硬茬了!”山东东营,律师去银行取4万现金,被追问“资金用途”,律师

古潭见闻 2025-11-08 10:59:44

“银行这次碰到硬茬了!”山东东营,律师去银行取4万现金,被追问“资金用途”,律师认为这侵犯自己的隐私权,拒绝告知,银行竟然报案处置!律师这下忍不了,把这事情发到了网上,银行领导低头道歉,但律师觉得事情还没完…… ​(来源:大风新闻) 谁能想到,取四万现金竟要被当“犯人”审问?山东东营那位周筱赟律师,算是戳破了某些行业的怪现状。 周律师出差办事,急着用现金,便踏进建行东营东城支行。本是存户取自己的钱,流程该顺理成章,没成想柜员一句话,让他愣在原地。 “取四万?得说清楚这钱拿去干啥。”柜员语气硬邦邦,没半点商量余地。周律师皱了眉,这私人资金用途,凭啥要向银行报备? 他反问柜员依据哪条法规,对方答得斩钉截铁:“反诈中心的规定,超一万就得说明用途,还得查你之前的交易记录。” 这话可戳了律师的专业底线。他深耕法律多年,再清楚不过,公民隐私权受法律保护,银行没权这般盘问。 “我买东西、办私事,与银行何干?你们这是越界干涉私人事务!”周律师据理力争,可柜员油盐不进。 更荒唐的是,见周律师拒绝配合,柜员竟扬言说已经报案。出差在外急着用钱,周律师只能暂且妥协,把私事和盘托出。 哪曾想,对方又甩来一句:“系统里没这选项,得等反诈中心核实。”这一下,周律师彻底动了怒。 自己的钱,取出来还要自证清白?这不是明摆着把储户当潜在嫌疑人吗?他当即放弃取款,怒气冲冲地离开了银行。 回到住处,周律师越想越不是滋味。反诈本是好事,为了护老百姓的钱袋子,可这般层层加码,就变了味。 他把这事捅到网上,字字犀利:“刑法都没要求嫌疑人自证清白,银行倒好,凭啥让普通储户受这委屈?反诈不能以牺牲公民权利为代价。” 帖子一发出,立马炸了锅。网友们像是找到了宣泄口,纷纷吐槽类似遭遇。 有网友说:“上次取两万给老人治病,被问得底朝天,感觉像在做贼。”还有人吐槽:“骗子想骗钱有的是办法,真正为难的,都是守规矩的普通人。” 更有人直言:“银行是服务行业,不是审讯室,别借着反诈的幌子,寒了储户的心。” 建行东营分行的领导见事态发酵,连忙找周律师道歉,想息事宁人。但周律师没接这个台阶。 他说,这事儿不是他一个人的恩怨,而是无数老百姓可能遇到的困境。光道歉没用,得从根上改了这不合理的做法。 “反诈该盯着源头打击骗子,而不是给普通人流转资金设卡。开卡难、转账限、提现问东问西,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周律师的话,说到了大伙心坎里。 说到底,银行守金融安全的底线没错,但不能把责任转嫁到守法公民身上。隐私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容不得随意侵犯。 这场四万现金引发的风波,与其说是律师和银行的冲突,不如说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希望相关部门能听见呼声,让反诈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别再让“保护”变成“误伤”。

0 阅读:0
古潭见闻

古潭见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