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因政治与赫舍里氏结合,但赫舍里是幸运的。二人做到相敬如宾,赫舍里的早逝,也成

浩然说文史 2025-11-07 23:06:08

康熙因政治与赫舍里氏结合,但赫舍里是幸运的。二人做到相敬如宾,赫舍里的早逝,也成了康熙毕生遗憾。 孝诚仁皇后,满族正黄旗,赫舍里氏,真名不详。赫舍里家族权势极大。 其祖父为清朝建国重臣索尼,其父噶布喇为议政大臣、领侍卫大臣,其叔父为辅政大臣索额图。按照《清列朝后妃传稿传》、《清皇室四谱》记载,赫舍里,1653年2月出生,1665年7月被召入宫中,9月封皇后,当时13岁,比康熙大1岁。1670年12月,二人生下嫡长子承祜,但早夭。1674年二人生子胤礽,同日驾崩,年仅22岁。康熙辍朝五日,并亲近大臣,披麻戴孝,持服二十七日。康熙给其谥号仁孝皇后。1681年迁葬于景陵。雍正时期,改谥为孝诚仁。 通过以上记述来看,赫舍里本人似乎对康熙政局并没有什么影响。而和董鄂妃等前代皇妃相比,赫舍里是第一个因制度完善而享受荣宠的后妃。因为清朝入关之初并未建立完善的后妃制度,至康熙朝制度才算健全,史称“典制大备”,其中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赫舍里在这种背景下入宫成为皇后,其地位十分尊崇,加上娘家势大,她在宫内有无可撼动的地位。 虽然是政治婚姻,但赫舍里二人也算恩爱。赫舍里家族有浓厚的文学素养,以索尼为代表的直系亲属多文学性官僚,因此赫舍里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虽然放在今天就是个初中生的年纪,但入宫后,她情商极高,人情练达,尤其是博得女强人太皇太后孝庄的喜爱,史料称“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诚诚孝”,“积深爱以事两宫,每迎笑色”。 因为赫舍里识大体,没有依仗娘家权势,又能团结后宫,赫舍里去世后,按照《康熙起居注册统计》记载,在她死后三年,康熙祭祀她达73次,充分体现了康熙对她的喜爱。 参考文献 李成丹:《清康熙后妃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

0 阅读:13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