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南下,越南左右摇摆,陆权经济悄悄成型 近些年外贸生意做得不太顺利,之前主要依赖欧美市场,现在他们的采购量明显减少,贸易战导致订单下滑,欧洲又受俄乌冲突影响,消费能力也在减弱,非洲局势不稳定,中亚地区受俄罗斯影响较大,南美市场则被美国主导,我们几乎无处可去,只能将目光转向南方,东南亚距离近、人口多、工厂资源丰富、政局相对平稳,于是这里就成了我们的新方向。 2022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达到6.52万亿元,超过了美国和欧盟,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产业转移的实际体现,越南承接了不少从中国迁出的电子厂和服装厂,比亚迪、华为等企业也在当地设厂,广东一些服装产业集群也向越南迁移,使越南成为中南半岛地区的制造中心,但越南内部情况比较复杂,北部靠近珠三角,物流比较便利,南部靠近美国、日本和韩国,订单来源更广,但在政治上偏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经常变动,总体来看,越南采取的是两边平衡的策略,哪边给予更多利益就往哪边靠拢。 2024年柬埔寨启动了一项重要工程,开工建设“扶南德佐综合水利项目”(核心为连接金边与泰国湾的运河) ,这一举措引起了越南方面的担忧,因为过去胡志明市的港口承担了大量货运任务,如今货物可能选择新的路线,越南随即与中国商讨高铁合作项目,希望将河内接入云南铁路网络,这表明越南意识到仅依靠原有方式难以维持优势,必须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否则自身利益将面临挑战。 泛亚铁路正在逐步修建,中线从昆明出发,经老挝至泰国段有序推进,其中中老昆万铁路已通车运营,后续将延伸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东线原本计划采用日本技术,但越南方面进度缓慢,现在因为运河项目的原因,也开始积极对接中国标准轨合作;西线推进在缅甸受阻,当地军政府与地方武装持续冲突,还有电信诈骗团伙频繁活动,美国也在背后不断施加影响,这条铁路一旦建成,从昆明到曼谷的货运时间将显著缩短,中国西南地区的货物不必再依赖东部港口,可以直接通过缅甸或北部湾出海,泰国的大米、越南的橡胶、老挝的矿产也能稳定输入,由此形成一个陆上经济圈,能够有效应对美国可能的海上封锁。 东南亚国家很清楚,美国提供的是订单,我们提供的是道路、工厂和稳定的供应链,泛亚铁路不只是铁轨,更是经济主权的延伸,我们要有耐心,一步步推进,铁路构成骨架,工厂形成肌肉,金融与规则充当神经,越南目前还在犹豫,需要等它自己理清思路,缅甸局势混乱,我们暂时难以插手,只能等待情况缓和,这个陆权经济圈不是一天建成的,需要时间、耐心和实际的合作。 说实话,东南亚这些国家确实很聪明,它们不选边站队,也不随便倒向哪一方,但现实情况逼着它们必须做出选择,我们提供的是长期可靠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那种短期的订单生意,时间一长,它们就会发现,和我们合作比跟美国玩心跳要稳妥得多,现在越南已经开始调整态度,缅甸那边虽然进展困难,但希望还是有的,这条路一旦走通,我们的外贸就能避免被卡住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