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直言不录用王家卫,细数5大争议:烧钱+无剧本+轻慢艺人 2025年11月3

吉祥又如意 2025-11-07 18:24:45

向太直言不录用王家卫,细数5大争议:烧钱+无剧本+轻慢艺人 2025年11月3日,73岁的向太陈岚——这位以明艳妆容、利落气场闻名的香港娱乐圈“大姐大”,同时也是向华强的妻子、中国星集团副主席——在个人直播中火力全开,以资深投资人的视角公开炮轰66岁的名导王家卫,直言“绝不会录用他”。直播间峰值在线人数突破百万,相关言论迅速登顶热搜,这位出生于1950年、凭借豪爽性格和深厚行业背景被圈内人敬畏的大佬夫人,用犀利言辞揭开了王家卫“艺术大师”光环下的多重争议,而这一争议也与王家卫在影坛的实打实成就形成鲜明反差。 作为上世纪80年代便随向华强深耕影视行业、见证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资本大佬,向太对行业规则的熟稔让吐槽更具分量。她在直播中拿出历年影视投资数据举证,直指王家卫“投资必亏”的行业魔咒:1990年《阿飞正传》耗资4000万港元,最终票房仅975万港元,直接导致投资人邓光荣的公司资金链断裂,邓光荣本人更是气到住院;《东邪西毒》投资超2000万港元票房却不足千万,《摆渡人》需10亿票房回本最终仅收5亿,多部作品被她称为“影视行业的血泪教训”。 创作模式“不受控”成为向太炮轰的核心。她透露王家卫拍戏从无完整剧本,这位1958年出生于上海、1980年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台当编剧的名导,始终保持着“即兴创作”的习惯——常边拍边改甚至全盘推翻,《花样年华》拍摄耗时15个月,《2046》更是断断续续拍了五年,让演员和工作人员被迫无限期待命。向太举例,梁家辉拍摄《东邪西毒》时仅知晓角色名“黄药师”,全程靠王家卫的纸条或口头指令即兴表演,事后直言“浪费青春”;章子怡背好的台词次日就被作废,张震为《一代宗师》苦练三年八极拳却戏份大减,宋慧乔在剧组待了三年最终镜头寥寥。 更劲爆的是,向太直言“没有张叔平,王家卫就是个屁”,这番话直指这位与王家卫合作近40年的御用搭档。原籍无锡、曾于加拿大修读电影的张叔平,是香港首屈一指的殿堂级美术指导,从王家卫处女作《旺角卡门》起便包揽其作品的美术、服装与剪辑,《重庆森林》的霓虹光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二十余套定制旗袍皆出自他手,更凭这些作品斩获多次金像奖、金马奖,还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艺术成就奖。向太强调,正是张叔平的极致审美撑起了王家卫的“艺术滤镜”,而近年两人合作减少后,王家卫作品的视觉质感明显下滑,这一言论也引发业界对其创作能力的重新审视。 不过,王家卫在影视圈的地位并非空穴来风。这位从无线编剧起步、凭借《旺角卡门》崭露头角的导演,执导的《东邪西毒》以独特的镜头语言重构武侠叙事,成为文艺片经典;《花样年华》凭借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极致的美学风格,斩获多项国际大奖;《一代宗师》更是将功夫片与人文情怀融合,让章子怡、张震等演员的演技得到极致挖掘。此外,他擅长捕捉演员的独特气质,梁朝伟在其作品中塑造的忧郁绅士形象、张曼玉的风情万种,都成为影史经典,也确实捧红了一批实力派演员,其在艺术创作上的实力和对影坛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这场炮轰恰逢王家卫深陷舆论漩涡。此前,青年编剧程骏年(笔名“古二”)在社交平台发布多段私人录音,内容显示王家卫在沟通中评价唐嫣“很装”,还提及陈道明、游本昌等演员的合作细节,程骏年同时控诉自己为《繁花》付出大量心血,仅获3000-6000元报酬却未获编剧署名。尽管《繁花》剧组发声明谴责偷录隐私、否认其编剧身份,称其仅为前期资料收集成员,但王家卫本人未正面回应,让“艺术大师”人设遭遇重创。 向太的言论并非孤例,业界对王家卫的质疑早有迹可循。作家蔡澜曾在访谈中隐晦指出,其经典作品的诞生建立在投资方亏损和团队牺牲之上;梁朝伟曾为一个镜头连续吃27个梨却被删戏,张学友反复拍摄吃意大利面场景至生理反胃。向太作为资本方代表的公开炮轰,如同导火索点燃了公众对影视圈艺术与商业失衡的热议——有人认可他的艺术成就,认为“慢工出细活”是经典诞生的必要代价;也有人站在资本和从业者角度,指责其忽视商业规则与他人利益。两种声音的碰撞,更凸显了这场争议的复杂性。 本文信息出处: 极目新闻、章丘融媒、文君短剧、抖音视频相关报道 网络截图

0 阅读:32
吉祥又如意

吉祥又如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