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档后,最先发力的居然是这帮年轻人! 最近网上有个帖子特火——《我花了八万块给我妈补上了十几年的社保》,评论区瞬间炸出好多小镇青年评论。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早早开始"双向操作":一边给父母补缴养老保险,一边配置商业医疗险,硬是把父母养老保障拉满。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在虎扑看到的帖子——《今天给父母买了一件礼物》,博主选择同样让人动容。 帖子作者是个北漂程序员,得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补缴,为了父母老有所依,咬牙拿出11.5万,帮父母直接把养老保险提到了最高档。不仅如此,他去年还在蚂蚁保平台给父母买了好医保长期医疗,用他的话来说,算是完成了父母老年大事。 其实这些现象背后,是年轻人保障意识集体觉醒。《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在互联网渠道购买商业医疗险的消费者中,35岁以下的占比约55%,其中近20%会同时为父母投保。 《2024年95后保障意识趋势洞察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超8成的95后在医保之外为自己加配健康险,30%的95后则为父母投保健康险,构建起双向保障防线。 这些小镇青年心里很清楚,父母如果没有养老金,又不好意思伸手向子女拿钱,日常生活都没保障。加上新农合报销额度有限,自费药、大病医疗都需要额外保障。但凡生个病,与其事后筹钱,不如提前布局。补缴了养老保险,再在蚂蚁保平台为父母买一份医疗险,才没有后顾之忧。 回头想想,从前是给父母买衣服、送补品,现在则是直接配置保障。从物质关怀到风险保障,这代年轻人用最务实的方式,让父母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真的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