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起义失败,被蒋介石下令处决的船长张丕烈,一张罕见的照片,虽然壮志未酬,但是他无怨无悔。 张丕烈这个名字,估计现在没几人听说过,可要是讲起他的故事,谁都会竖大拇指称一声真英雄。这位1898年生于上海崇明港东乡农家的汉子,打小就透着股倔强劲儿。 他早年念完上海龙门师范,先靠教书混口饭吃,后来经同乡搭线,才在轮船上谋了个练习生的差事,算正式踏足航海圈。那会儿他学技术简直拼了命,罗盘读数、航线计算样样抠得极细,就凭着这股钻劲儿,没几年就被船长看重提拔,到1937年抗战全面打响时,已然坐上了招商局庆宁轮船长的位置,这份履历在当年海员里绝对拔尖。 日军攻占上海后,眼瞅着他技术过硬,日本人好几次捧着重金来请他掌舵,许的待遇高得吓人,可都被他当面怼了回去,半点情面没留。要知道那会儿饭都难吃饱,他却宁可跑到苏州乡下当教员,靠微薄薪水过活,也绝不肯给日本人当帮凶,这份骨气真不是一般人能有。 抗战胜利后他重回招商局,先后在海皖、海列轮当船长,可看着国民党忙着打内战,船上黑幕又多,他心里早就憋着股气。1949年开春,听到解放军渡江战役的消息,他当即就动了起义的心思,还悄悄给上海的妻女捎信,让她们千万别去台岛,他更是暗地联络船员、组织骨干,偷偷摸拟起义路线。 1950年3月,他带着海辰轮从台岛开往日本吴港卸货,瞅准这是个好机会,召集船员开动员大会,大伙儿当场都签了名拥护起义。可谁能想到出了叛徒,归航时刚改向西北往青岛开,国民党军舰就追了上来,炮口直直对着船身,他没办法,只能含泪把船开回高雄。 船一靠岸,宪兵就荷枪实弹冲上船,把他铐走了。审讯时再狠的刑罚都用上了,他却半个字没松口,1950年7月,52岁的他在台北马场町刑场就义,那份从容真叫人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