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玲一句话说透!拍王家卫为啥不用操心灯光? 刷《一路繁花2》,姐姐们吃饭聊

秦绪作文 2025-11-07 13:27:58

刘嘉玲一句话说透!拍王家卫为啥不用操心灯光? 刷《一路繁花2》,姐姐们吃饭聊天那段我真的每次都反复看!第三期里刘嘉玲和何赛飞聊电影跟话剧的区别,一说到灯光机位,何赛飞就说拍电影得死死盯着这些细节,结果刘嘉玲一句话直接戳中要害:“你拍王家卫不用担心灯光,他们都追求到最极致的完美了!”这话听着简单,其实把王家卫团队的厉害之处全说透了,也让我想起他电影里那些绝美的光影画面。 说真的,电影里的灯光哪儿是随便开个灯就行啊,业内都叫它“隐形的演员”呢!它不光要照亮人,还得烘托氛围、帮着塑造人物性格,甚至传递情绪。就拿咱们平时看的片子来说,导演和灯光师为了调一个满意的效果,可能得折腾好几个小时,角度偏一点、光线强一点弱一点,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但为啥刘嘉玲说拍王家卫不用愁?因为人家对光影的要求,简直苛刻到了骨子里! 王家卫特爱用一种叫“伦勃朗光”的布光方式,听着挺专业,其实咱们看他的电影都见过——就是光线从演员斜上方45度照下来,脸颊一边亮堂堂的,另一边稍微暗一点,还会形成一个倒三角的亮区。这种光打在人脸上,轮廓一下子就立体了,眼神看着也特别有戏,总带着点说不完的故事感。就像刘嘉玲在《阿飞正传》里擦地板那个镜头,暖乎乎的光从窗户透进来,洒在她身上,地板上还有斑驳的影子,既显得她有点落寞,又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不用台词,情绪就全出来了。 而且王家卫的团队不光会用固定的布光套路,还会根据电影的年代背景、人物的心情来“定制灯光”。比如《花样年华》里,为了体现60年代香港那种暧昧又压抑的感觉,他们就用了好多暗暗的暖光,搭配窄窄的走廊、昏暗的楼梯,光线在小空间里绕来绕去,看着就像把人困在情绪里似的;到了《重庆森林》,又换成了冷冷的霓虹灯光,再配上柔和的室内光,一边是都市的热闹,一边是角色的孤独,对比特别强烈。每一束光怎么打、用什么颜色,他们都得反复试无数次,非要做到光和故事、和人物情绪完全贴合才罢休。 听说在王家卫的片场,为了一个灯光效果,团队熬通宵都是常事。拍《2046》的时候,为了营造未来都市那种又冷又迷幻的感觉,他们不光用了好多专门定制的灯,还弄了镜子、烟雾来辅助,让光线在空间里折射出好多层,最后拍出来的画面,就跟做梦似的,虚幻又真实。也难怪刘嘉玲这么有底气说不用愁,毕竟有这么一群把灯光玩成艺术的人在,根本不用担心出问题! 其实王家卫电影里还有好多光影小细节,比如不同颜色的灯光对应不同的情绪,下次再刷他的片子,咱们就能特意留意这些门道了。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秦绪作文

秦绪作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