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坐不住了,发誓要制裁中国,马克龙回头一看,发现身后已无人! (阅读前请点个

柳淮蕊 2025-11-06 18:30:14

法国坐不住了,发誓要制裁中国,马克龙回头一看,发现身后已无人!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马克龙这通制裁叫嚣喊得挺响,10 月 30 日香港《明报》刚披露中国稀土新规实现全链条管控,含 0.1% 中国稀土的外国产品就得要许可,这也正戳中了欧盟痛处,他转头就放话要启动《反胁迫工具法案》制裁,可唾沫星子还没干,回头一看欧盟阵营早散了架。 10 月 9 日商务部发的今年第 61 号公告表明,咱的管制范围从境内直接延伸到境外,不管是含 0.1% 中国稀土成分的永磁体,还是用中国技术在境外生产的稀土物项,出口都得拿许可。 这可不是凭空卡脖子,商务部发言人早说了,之前有境外势力把中国稀土加工后往军事领域送,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手段,完全符合《出口管制法》的规矩。 可这招一下戳中了欧盟的死穴,毕竟欧洲 98% 的稀土永磁都得靠中国供应,1-7 月光德国就进口了 5534 吨,占欧洲总量的 48%,大众、宝马的永磁电机,西门子的海上风机,全指着中国磁材转。 马克龙才开始喊制裁,最先跳出来反对的就是欧盟自己人。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10 月中旬急得发声明,说要是真断了中国稀土,宝马慕尼黑工厂的电机生产线就得停摆,特斯拉欧洲工厂 35% 的磁材都来自中科三环,停产一天损失就得超千万欧元。 更直接的是匈牙利和希腊,匈牙利外长私下直言 “不能为了面子砸饭碗”,毕竟他们的港口扩建、地铁升级全靠中国投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去年对华贸易额涨了 67%,哪敢跟着马克龙瞎起哄。 10月28日欧盟理事会开闭门会,连投票都没敢搞,因为欧洲本土唯一的钕铁硼烧结厂在爱沙尼亚,产能才 2000 吨 / 年,还缺重稀土分离技术,商业化交付得推迟到 2028 年,现在制裁中国,等于自断产业链。 更可笑的是,马克龙想拉 G7 施压,结果美澳这些 “盟友” 全掉了链子。 美国芒廷帕斯矿看着唬人,实际年产才 3 万吨,分离提纯还得靠中国技术,10 月美国地质调查局刚承认,他们的重稀土产能,连自己需求的 10% 都满足不了。 澳大利亚的韦尔德山矿更别提了,环评拖了 8 年还没开工,就算现在加急,2030 年前都出不了货。 现在全球 80% 的稀土永磁专利都在中国,晶界扩散这类核心技术咱们卡得死死的,欧洲磁体性能比中国落后整整一代,美澳就算想帮,手里也没像样的家伙什。 马克龙自己心里其实也清楚,法国索尔维工厂号称能分离稀土,却因为环保限制扩不了产,一年产的镨钕氧化物,还不够宝马一个工厂用。 他们搞的 “欧洲稀土联盟” 喊了两年,连瑞典基律纳矿的环评都过不了,要到 2035 年才能投产,2030 年本土开采目标只能降到 10%。 反观中国,不仅有产能,还有全链条技术,欧盟想找替代,短期根本不现实。 更打脸的是,6 月德国车企库存见底,被迫接受中国的追踪系统监管,每批磁体都得交军工用途承诺书,这时候喊制裁,简直是自断后路。 所以马克龙的制裁叫嚣,就是霸权思维在作祟,觉得欧洲还能像以前那样指手画脚。 可时代早变了,中国手里的稀土牌,是靠全产业链优势和技术专利挣来的,不是抢来的。 现在离新规 12 月 1 日实施没几天了,马克龙要是真敢启动制裁,最先倒霉的是欧洲企业。 欧盟的《反胁迫工具法案》从来没真正用过,光走程序就得半年,到时候德国车企早扛不住了。 这事说白了,不是中国在胁迫谁,是欧洲自己把产业链的命门交到了别人手上,现在反而倒打一耙。 马克龙与其喊制裁,不如先搞定欧盟内部的分歧,或者赶紧找美澳要技术要产能,可这些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中国稀土新规是守规矩的自保,欧盟的依赖是自己造成的,盟友又顶不上,最后只能是自食其果。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