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阴雨连绵、洪水泛滥的日子里,村民们焦急忙碌地排涝救灾,手忙脚乱中,耳边却不断传

悬崖潇洒观瀑布 2025-11-06 17:12:05

在阴雨连绵、洪水泛滥的日子里,村民们焦急忙碌地排涝救灾,手忙脚乱中,耳边却不断传来那一成不变的“禁烧秸秆”提醒。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思考:我们到底在用怎样的方式与群众沟通?是否只停留在“宣传”层面,而忽视了他们的真实需求和心声? 事实上,秸秆禁烧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靠反复播放的“死板”通知,难免让人产生一种“被忽视”的感觉。群众的心声、他们的生活状态、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奈,或许比任何一句空洞的宣传更具说服力。我们需要的是理解,是换位思考,是用更贴心、更灵活的方式去传达政策,让群众感受到“你们在乎我,我在乎你”。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很多时候,社会治理的“死板”其实源于对人性的忽视。我们习惯用制度和规矩去约束,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群众不是冷冰冰的“对象”,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人。真正的服务,应该是用心去听,用心去理解,用心去沟通。 当我们看到人民日报的批评,也许应该反思:我们是否还停留在“指令式”的管理思维中?是否还在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去“管理”群众?其实,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远比简单的“禁止”更能解决问题。比如,可以在宣传中加入一些实际的操作指南,或者用生动的故事讲述秸秆的利用价值,让群众在理解中自觉行动。 这场“禁烧秸秆”的战役,不只是环保的战役,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艺术。只有用心、用情,才能让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让群众感受到政府的温度。我们期待的不仅是“禁烧令”的落实,更是“理解与尊重”的传递。毕竟,只有当政策成为群众的“贴心话语”,它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力量。农民焚烧秸秆 秸秆治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悬崖潇洒观瀑布

悬崖潇洒观瀑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