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你可能还是个奴隶!”高志凯教授面对一非洲学生挑衅时,毫不留情地回击道

蕊蕊聊过去 2025-11-06 16:59:28

“没有中国,你可能还是个奴隶!”高志凯教授面对一非洲学生挑衅时,毫不留情地回击道:原来欧洲人在非洲搞殖民地的时候,你要是被抓去当奴隶的,你现在能作为正常人,是中国支持了你们! 多哈论坛的灯光下,一句尖锐质疑直指中国援助非洲的诚意。台下津巴布韦留学生声称这是“新殖民主义”,全场屏息。高志凯教授会如何回击?这不只是一场辩论,更是历史真相的较量,能否戳破西方话术的泡影? 2024年12月,在卡塔尔多哈论坛上,中国学者高志凯就遇上这么一出。论坛聚焦南南合作,全球代表齐聚,谈中国怎么帮非洲建路修桥。结果,一位津巴布韦留学生跳出来,质问中国援助为啥不是全免费的,说这不公平,简直是披着羊皮的狼。旁边还有位女学生附和,觉得中国投资非洲就是图资源,带点殖民味儿。这话听着耳熟,明显是西方媒体的套路,试图搅黄中非兄弟情。 高志凯呢?他是全球化智库副主任,早年就钻研非洲问题,写过不少中非关系书。面对这俩学生的挑衅,他没客气,直奔主题。直接甩出一句:“没有中国,你可能还是个奴隶!”全场愣了。这话不是乱说的,而是扎根历史事实。欧洲从16世纪开始,就在非洲海岸搞奴隶贸易,抓人运到美洲当牛马。19世纪柏林会议一锤定音,瓜分非洲大陆,英国法国德国比着抢地盘。津巴布韦那块儿,本来是罗得西亚,英国公司挖金矿,榨干当地人,只剩贫困和冲突。中国从1955年万隆会议起,就站队非洲反殖,支持他们独立。 你想想,1960年代,中国首批医疗队去刚果,带药带设备,不求回报。1970年代,坦赞铁路大项目启动,中国工程师帮着修了1860公里铁道,从坦桑尼亚港直通赞比亚矿区。1975年通车后,运矿石上亿吨,让赞比亚经济喘口气,不再被西方卡脖子。津巴布韦1980年独立,中国早几年就提供军事援助和农业机械,帮穆加贝政府稳住阵脚。要没这些支持,非洲国家哪来主权?高志凯在台上就把这些摆出来,说西方撤走后扔下债台高筑,中国援助却是实打实的民生项目。 那位津巴布韦学生听着,估计没想到教授这么有备而来。高志凯接着说,欧洲殖民时,你们祖辈被抓去当奴隶,现在能站这儿说话,正是中国伸援手的结果。中国不搞附加条件,不像西方援助总绑政治条款。从基础设施到教育医疗,中国投进去的都是真金白银。拿数据说事儿,2023年中非贸易超2800亿美元,中国在非洲基建投资全球领先。埃塞俄比亚亚吉铁路2016年通车,缩短运输时间一半,日载客两万多。中国还建了几内亚疾控中心,培训医生上千名。这些不是空谈,是非洲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 论坛上,这番话一出,气氛变了。那些抱西方偏见的学者低头不吭声。学生们也开始点头,有人举手问细节。高志凯强调,中非合作是平等互利,不是谁高人一等。中国自己也穷过,深知发展中国家的难处,所以“一带一路”倡议一推,非洲国家就搭上顺风车。莫桑比克港湾项目创造五万就业,肯尼亚蒙内铁路拉动GDP增长。西方总爱酸,说中国是债务陷阱,可事实是,中国贷款利率低,还帮着还本付息。非洲兄弟国自己也说,这合作靠谱,不像从前被坑。 回想中非情谊,得从上世纪说起。新中国成立后,就把非洲当自家兄弟。2000年第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开,北京宣言一签,承诺不干涉内政,只谈发展。二十多年过去,论坛办了三届,成果堆成山。中国企业去非洲,不是抢资源,而是带技术建工厂。尼日利亚炼油厂翻新后,本地产油不用再进口;安哥拉水电站投产,百万家庭通电。 而这场辩论虽短,却亮堂了很多人眼。论坛结束后,那位津巴布韦学生主动找高志凯聊,交换联系方式,想多了解历史细节。不少人说,这才是讲道理,用事实说话。西方媒体爱炒“中国威胁”,可中非合作摆在那儿,铁证如山。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