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嘲讽美国政客没脑子,你把芯片白给解放军用,人家也不会用。据CNN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专访时,对美政界一些声音进行了嘲讽。 他说那些政客天天揪着心,生怕自家最顶尖的AI芯片流到解放军手里,这纯属杞人忧天,是典型的没搞清楚状况。 这话听着扎心,却戳中了最核心的真相。美国政客眼里只盯着芯片的性能参数,算力多强、晶体管多密,以为拿住了最顶尖的硬件,就捏住了别人的命脉。 他们压根没明白,解放军的国防体系,从根上就不接受 “别人送的技术”。 现代打仗早不是单一武器的对决,而是一套环环相扣的系统战。 解放军的国防系统,就是自己造的 “专属座驾”— 芯片是国产的,算法是自研的,操作系统是自主的,连接口标准都是自己定的。 美国的顶级 AI 芯片再好,往这套系统里一塞,就跟给川菜馆送西餐厨具、给安卓手机装苹果系统一样,完全水土不服。 不是性能不够,是压根不兼容,连 “开机” 的资格都没有。黄仁勋看得透,解放军要的从来不是 “最先进”,而是 “最靠谱”。国防安全这事,容不得半点含糊,怎么可能把命门交到潜在对手手里? 美国今天能把芯片白送,明天就能一纸禁令断供,后天甚至能在芯片里藏后门、搞监控。这种随时可能被卡脖子的 “馈赠”,解放军避之唯恐不及,压根犯不着要。 而且,美国芯片的 “先进”,在解放军眼里其实是 “水土不服”。 美国顶级 AI 芯片擅长的是大数据训练、复杂模型运算,就像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娇贵得很。可解放军的战场需求完全不一样 — 要能扛住高温高压,能顶住强电磁干扰,要在枪林弹雨里稳定干活,还得方便快速维修替换。 这些需求,美国的先进芯片根本满足不了。反观俄军在俄乌战场的操作,早就给出了答案。 西方对俄实施了最严的芯片制裁,先进半导体一律禁运。可俄军的 “天竺葵 - 2” 无人机照样满天飞,“口径” 巡航导弹照样精准命中目标。 他们靠的不是 7 纳米、5 纳米的尖端芯片,而是 28 纳米、40 纳米的成熟制程芯片。这些芯片虽然性能不算顶级,但耐造、稳定、易生产,还能自主可控,搭配俄军自研的简化算法,在战场上照样好用。 这也给了解放军明确的启示:国防芯片,“可控” 永远比 “先进” 重要。美国的顶级芯片再牛,到了战场也是水土不服的 “绣花枕头”,不如国产芯片用得顺手、放心。 讽刺的是,美国政客的封锁,最后坑的是自己。 黄仁勋早就说过,因为对华芯片限制,英伟达 2023 年直接少赚了 40 多亿美元,中国市场的份额从近四成跌到了不足两成。而他们空出来的市场,很快就被华为昇腾、中科院龙芯这些国产芯片填满了。 美国本来想靠封锁拖慢中国,结果反而给了国产芯片成长的机会。现在中国芯片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速,都快赶上美国企业的三倍了。 可有意思的是,美国拉着韩国、中国台湾、日本搞的 “芯片四方联盟”,看着声势浩大,其实各怀鬼胎。三星、SK 海力士离不开中国市场,台积电要靠大陆的设计订单吃饭,日本的半导体材料还得跟中国企业合作。 所谓的 “技术封锁网”,到处都是窟窿,根本拦不住中国的脚步。 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那个缺芯少魂的年代了。12 座国家级算力枢纽拔地而起,其中八成用的都是国产芯片集群;中芯国际的 14 纳米制程已经规模化量产,长江存储的闪存技术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几年时间就从 7% 冲到了 30%。 从芯片设计到晶圆制造,从封装测试到设备材料,中国已经搭起了完整的产业链。解放军的每一套国防系统,都能配上纯国产的 “心脏”,根本用不着看美国芯片的脸色。 美国政客的焦虑,本质上是霸权思维在作祟。他们习惯了用技术卡别人脖子,以为别人都得求着要他们的产品。可他们忘了,大国的安全底线,从来都是自己掌握命运。解放军不用美国芯片,不是没能力用,而是打心底里看不上、用不上。 这种 “主动放弃”,才是最硬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