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围剿黎巴嫩真主党失败!今天据以色列15频道的报道称,以色列国防军对真主党的打击没有取得实际效果,真主党的重建速度超过了以色列军队的应对能力,导致以色列目前很被动和焦虑。 号称精准打击的以军,费了半天劲却没拿到实际效果,反倒让真主党的重建速度跑赢了自己的打击节奏,如今被动又焦虑的处境,算是把“拳头打在棉花上”的尴尬摆到了明面上。 按以色列15频道的说法,以军这些日子没少下功夫,空袭几乎成了日常。 今天炸贝卡谷地的武器转运点,明天打南部村庄的联络站,前不久还特意定点清除了真主党在拜亚代村的负责人,说是这人管着当地军事和财务的联络,是重建的关键角色。 地面部队也没闲着,在黎南部五个据点长期驻扎,时不时就搞地面突袭,宣称要彻底切断真主党的补给线,可这些操作看着热闹,实际效果却差得远。 真主党那边根本没被打垮,反而像打不死的小强,以军前脚炸完一个火箭弹发射点,后脚当地村民就看到有人带着零件过来抢修,顶多一两天,这个点又能正常运作。 之前被打死的武器走私商负责从叙利亚运装备,本以为断了这条线能卡脖子,结果没过多久,新的转运渠道就又通了。 这种重建速度不是凭空来的,真主党在当地根基太深,每个村庄都有专门的协调人员,和居民绑定得紧,就算核心人物没了,很快就有人顶上来。 更让以色列头疼的是,真主党的武器库似乎总也清不完,外界都知道伊朗一直在背后支援,从武器到训练手把手帮衬,这些年早把真主党打造成了有模有样的战斗力量。 以军的空袭只能炸掉表面的设施,那些藏在居民区地下、或是伪装成民房的仓库,根本没法彻底清除。 有消息说,真主党现在还能时不时往以色列北部发射火箭弹,这本身就说明他们的作战能力没受太大影响。 以色列的被动早就有迹可循,去年年底明明和黎巴嫩达成了停火协议,说好要撤出黎南部,结果拖来拖去,最后干脆说要“无限期”驻扎,表面看是强硬,实则是没底气撤军。 北部边境的居民也没安全感,好多人撤离后一直不敢回家,毕竟真主党的反击说来就来,以军号称的“铁穹”系统也没法百分百拦截。 这种长期对峙的消耗,让以军的军费开支一路飙升,国内舆论的抱怨声也越来越大。 说到底,以色列还是犯了老毛病,总觉得靠先进武器就能解决问题,却没看懂真主党的生存逻辑。 2006年那次冲突就是教训,当时以军动静更大,炸了机场毁了基础设施,最后还是没占到便宜。 现在还是老一套,盯着军事目标猛打,却忽略了真主党和当地社会的深度绑定,以及背后稳定的外部支援。 这种只打“点”不打“面”的打法,根本没法撼动对方的根基。 真主党这边也摸透了以色列的软肋,知道以军耗不起长期战争,就用“打了修、修了打”的战术拖时间,反正重建的成本比以军打击的成本低得多。 领导人之前就放话要武力回应任何进攻,现在看来这话不是吹牛,而是真有底气。 他们甚至不用主动出击,光是保持住重建和反击的节奏,就能让以色列陷入焦虑。 现在以色列算是骑虎难下,接着打吧,看不到胜利的头,军费和国内压力扛不住;撤兵吧,又怕被认为是认输,以后更压不住真主党。 以色列15频道的报道,其实是把这种进退两难的窘境说了出来。 这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现代冲突里,光靠武器先进没用,摸不透对手的生存根基,再猛的拳头也只能白费力气。 参考资料:环球网《以军称空袭黎巴嫩南部 打死一真主党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