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背后高人终于浮出水面,俄罗斯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伊朗支持,其实都不是,她才是俄罗斯的“定海神针”,没她,普京根本撑不到现在,她就是普京背后的女人——纳比乌琳娜。 西方层层金融制裁下,俄罗斯经济为啥没垮?很多人猜是靠外援或能源红利,其实真正的关键,是一位低调的女经济学家—俄罗斯央行行长埃尔维拉・纳比乌琳娜。 这位“铁腕行长”用八年布局和果断操作,给俄罗斯经济撑起了“防护盾”,成了普京背后最靠谱的经济支柱。 纳比乌琳娜出生于普通家庭,凭着学霸实力考上莫斯科国立大学经济系,一路读到副博士学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片混乱,她从政府智库起步,慢慢在经济部门崭露头角。 34岁就当上经济部副部长,后来又执掌经济发展部,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实操经验,为她后来的角色埋下伏笔。 2013年,普京任命她为央行行长,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首位女性央行行长,当时外界满是质疑。 但很快,她就用实力打破了争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俄罗斯金融体系近乎瘫痪,卢布贬值、物价飞涨。 她果断出手降息注资,快速遏制住局势恶化,让市场看到了她的冷静与魄力。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首次大规模制裁俄罗斯,资本外流加上油价暴跌,卢布再次承压。 她毫不犹豫将利率上提,哪怕短期拖累经济,也成功避免了货币崩盘,“铁腕行长”的称号就此传开。 更难得的是,她没只盯着眼前的危机。从2014年开始,她就悄悄为俄罗斯搭建金融“防护网”。 她主导建立本土支付系统“米尔”,研发出替代SWIFT的SPFS系统,到2021年已有20%的俄境内转账通过该系统完成。同时大幅增加黄金储备。 她还大刀阔斧整顿银行业,关闭了约300家不合规、管理混乱的银行,占当时信贷机构的三分之一。 这些看似“得罪人”的操作,却让俄罗斯金融体系变得更抗造,还获得了国际金融界认可,2015年她被《欧洲货币》评为“年度央行行长”。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西方发起“核武级”金融制裁,将俄10家最大银行排除出SWIFT,冻结海外资产。 卢布汇率一泻千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关键时刻,纳比乌琳娜推出组合拳:将基准利率大幅提升,遏制资本外流和通胀。 实施严格外汇管制,要求出口企业将80%外汇收入结汇,限制个人外币取现和海外汇款。同时力推“卢布结算令”,要求“不友好国家”购买俄罗斯能源必须先换卢布。 这些操作看似冒险,却效果显著。短短三个月后,卢布兑美元汇率就迅速反弹,回到冲突前水平。 到6月更是逼近50关口,创下七年新高,成为当年全球表现最好的货币,让西方专家大跌眼镜。 这一切的底气,都来自她八年的提前布局。2022年初,俄罗斯国际储备达6432亿美元峰值。其中黄金和人民币占据不小的份额,大幅降低了对美元、欧元的依赖,让西方制裁难以奏效。 自建的SPFS系统已有23家外资银行接入,即便被切断SWIFT,国内交易和部分国际结算仍能正常运转。更让人佩服的是她的独立性。在政治干预普遍存在的环境中,她始终坚持央行独立运作。 完全以市场逻辑制定政策,不被短期政治意志左右,这让她在国内外都积累了独特的声誉。 普京能在外交和军事上保持强硬,背后离不开稳定的经济支撑,而这份支撑正是纳比乌琳娜带来的。她稳住了通胀和货币汇率,守住了财政收入,让俄罗斯在制裁风暴中始终有底气。 能源和粮食是俄罗斯的硬实力,但能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抗压能力的,正是这位低调的央行掌舵人。她不爱出风头,办公室里堆满数据报告,却在无声中影响着国家命运。 看完她的操作,你觉得纳比乌琳娜最厉害的决策是什么?俄罗斯经济未来还能顶住哪些压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一起聊聊这位“定海神针”式的女行长。 信息来源: 新华社《列国鉴·俄罗斯|记者观察:制裁“排山倒海” 俄罗斯经济何以“越挫越勇”》 中国经济网《因令西方摧毁俄经济计划破产 俄央行行长被美媒评为年度头号“破坏者”》 环球人物杂志《普京背后的“高人”,原来是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