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美国联邦法院宣布 2025年11月6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已于当地时间5日就特朗普政府全面关税政策的合法性举行了关键听证会。说起来,这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口头辩论焦点非常明确,就是判断特朗普援引一项1977年通过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来对各国广泛加征关税,到底算不算“越权”。(据CCTV国际时讯) 这法案打从1977年出台就没打算管关税的事。当初国会立这个法,是为了应对“不寻常且极其严重的威胁”,关税制定权本来就攥在国会手里。特朗普今年4月却凭着这个法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对全球超100个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没达成协议的国家还要缴更高额度,明显超出了法律初衷。 这场官司早有来龙去脉。4月23日,纽约、加州等12个州联合把特朗普政府告上法庭,5月底国际贸易法院就裁定他越权。政府上诉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8月维持原判,但给了缓冲期让其上诉到最高法院,这才才有了11月5日的听证会。 参议院也早就亮明了态度。10月30日,参议院以51票赞成、47票反对通过决议,想终止这项关税和对应的国家紧急状态。不过这决议想落地难上加难,众议院已经明确表示短期内不会表决,就算过了众议院,还得凑够三分之二票数才能推翻总统否决。 普通美国人早就被关税坑得没脾气了。彭博社的民调显示,超过半数受访者说关税让自己财务受了负面影响,69%的人预计日常用品会涨价。路透社的调查更直接,73%的人觉得未来半年物价会飙升,71%都认为关税是通胀的推手。 高盛的报告算过一笔账,当前关税成本里,55%都落到了消费者头上,企业要扛22%。截至10月,关税已经让核心消费支出涨了0.44%,年底通胀可能冲到3%,比美联储的目标高出一个百分点。 特朗普政府说这是为了“对等贸易”,还称关税每周能给美国带来数十亿美元收入。但法律专家不买账,觉得这根本不符合《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规定,更违背了最高法院之前确立的“重大议题原则”。更关键的是,要是最高法院最终判关税违法,美国政府可能要退还高达1万亿美元的税款。 这场听证会不只是判一个关税政策,更是给总统的行政权划边界。一边是特朗普的经济议程基石,一边是国会的权力和民众的生计,最高法院的判决注定会影响美国经济和全球贸易的走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