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俄成硬通货,美元结算几乎消失,中俄贸易改写全球规则 2025年11月初

老海的观察 2025-11-06 12:28:12

人民币在俄成硬通货,美元结算几乎消失,中俄贸易改写全球规则 2025年11月初,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来中国谈合作时,随口提到中俄之间用美元和欧元结算的交易已经少到没法统计,这话听起来平常,实际上很有分量,最近几年这个比例一路下降,2022年还有一半交易用本币,2023年底就涨到九成五,2024年说“超过95%”,到了2025年普京直接说“可以忽略不计”,这不是数字上的变化,而是真的把美元排除在外了。 这件事早有苗头,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直接冻结俄罗斯央行的美元资产,还切断SWIFT系统连接,俄罗斯发现美元体系靠不住,就开始建立自己的结算方式,如今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石油、天然气、粮食和机械贸易,几乎全都改用人民币和卢布直接交易,超过九成五的交易不再通过美元进行,整个流程形成闭环运作,简单来说就是跳过中间环节,也不用美元参与。 能源方面的情况很明显,中国每年从俄罗斯购买超过两亿吨原油,天然气进口量也在增加,这些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以人民币计价,使用卢布收款,过去全球石油定价都依赖美元,如今中俄之间的做法为能源市场开辟了新路径,每一笔用人民币结算的俄罗斯原油交易,都在逐步降低美元的影响力,人民币不仅用于支付,俄罗斯方面将其作为储备货币、存款方式、投资产品,甚至普通民众也愿意储存一些人民币,这表明人民币在俄罗斯已经具备实际功能,成为能够流通、储蓄和使用的真实货币。 这件事还在继续扩大,俄罗斯最近和印度商量,让印度改用人民币购买俄罗斯石油,而不是用卢比,原因在于卢比在国际上没人愿意接受,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后,俄罗斯拿着卢比花不出去,没法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人民币就不同了,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进口来源,人民币能在中国使用,也能流回俄罗斯,这种既能花出去又能回来的特点,让人民币在非西方国家里越来越受欢迎,伊朗、沙特、非洲一些产油国也开始尝试用人民币结算,虽然还没大规模推广,但这个趋势已经出现了。 这背后其实是信任加上依赖,俄罗斯相信人民币,因为中国拥有稳定的市场,金融体系也可靠,再加上双方在政治立场上接近,中国使用人民币结算,既能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又能避开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还能逐步推动人民币进入大宗商品定价体系,这种局面原本没有计划,是被西方制裁逼出来的,结果反而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事实上,这种被逼出来的创新有时比精心设计的方案更有效,现在人民币在莫斯科交易所的交易量已经排到第二位,仅次于卢布,连俄罗斯民众也开始开设人民币账户,这不是趋势,而是现实。 过去人们总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个缓慢过程,现在地缘政治发生变化,节奏就明显加快,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通过贸易往来与能源合作,搭建起绕过美元的支付通道,这条通道还在持续扩展,方向已经十分明确。中俄双边关系 卢布人民币 俄罗斯对华出口 卢布人民币汇率 俄罗斯收付结算 俄罗斯贸易 莫斯科换卢布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老海的观察

老海的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