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预感,台海这次真的要变天了! 因为这次事件最大的影响,不是APEC能否顺利举办,也不是民进党能否蹭到国际曝光度,而是让两岸关系的本质彻底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民进党官员孙俭元提出所谓“书面保证平等对待和人身安全”的条件,表面上是为参会争取权益,实则是把APEC当成政治表演的舞台。他们刻意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台湾地区参与国际活动的唯一前提,就是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下的安排。这种操作看似强硬,反而暴露了民进党在国际社会中的战略困局——既想借国际场合刷存在感,又不愿放弃“台独”立场,最终只能靠虚张声势转移矛盾。 更值得玩味的是,民进党选择此时发难,背后是赖清德当局日益严峻的执政危机。台美军购延迟、中美关系缓和、岛内身份认同觉醒,让“倚美谋独”的戏码越来越难演下去。比如,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被迫承认对美军购严重延迟,已支付的200亿美元预付款换来的多是空头支票;而中美近期在贸易和军事沟通上的互动,更让民进党依赖的外部靠山显得摇摇欲坠。 台海问题的本质从来不是“参不参会”,而是“以什么身份参会”。大陆的回应始终清晰:欢迎遵守规则的参与,拒绝任何挑战底线的行为。若民进党执意把APEC当成政治赌桌,结果只会如2001年上海APEC一样,自绝于国际舞台。而岛内网红赴漳州赖氏家庙喊话赖清德“认祖归宗”的画面,更让“抗中保台”的叙事显得苍白——祖先的根、文化的源,从来不是政治操弄能割断的。 这次闹剧最大的影响,是让更多人看清:两岸统一的趋势不可逆转,而民进党的政治赌博,正把台湾推向更危险的边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