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懂事,晚辈也不懂事!” 河南一家童装店,去年卖出去的两件童装,隔了整整一年,顾客竟找上门要求退货,老太太说孩子长太快穿不上、外套的吊牌没拆、也没穿过,还说会常来光顾的!一旁的孩子妈妈,更是埋怨老板:卖的时候也没说这是当年款啊!老板都懵了,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但还是耐心解释,这款早清完货了,没法退,并提议帮忙挂二手平台代卖?结果,老人和女子却不乐意了,气冲冲撂下一句再也不来了,就扭头离开,把围观的人都看傻了! 事发11月4号,当天,这位老人拎着个塑料袋进店,一开口嗓门洪亮:“我从郊区大老远过来的,平时给外孙买衣服就认你家”,她掏出的两件童装外套,摸着手感还是新的,连吊牌都没动过,说今年秋天才翻出来准备给孩子穿,结果一比对,孩子早长超了尺码。 “没穿过就不算用过,凭啥不能退?” 当时老板正蹲在货架旁整理新款童装,抬头一看衣服款式就愣了,赶紧翻出电脑里的进货记录,这确实是去年九十月卖出去的款,而且是当年的热销款,11月就卖断货了,之后再也没补过货。 老板拿着记录跟老人解释,“不是不给您退,是这衣服早没库存了,连同款都找不到,怎么换怎么退啊?” 旁边孩子妈妈听了不乐意,转头对着店里看热闹的顾客喊:“你们卖的时候也没说这是当年的新款啊!我们哪知道隔一年就不能退了?” 这话刚说完,就有顾客忍不住搭话:“姑娘,买东西隔一年才退,不管在哪儿都不合规矩吧?” 老人立马接话,说自己以前在别的店退过没穿过的换季衣服,商家都给退了,还掏出手机翻出往年在这家店的消费记录,“我可是老顾客,这点情面都不讲?” 老板后来吐苦水,说自己开了这么多年社区店,三五天、最多一个月内的退货,只要衣服没问题都能商量,隔一年来退真是头一回遇到。 老板还指了指收银台旁边贴的退货须知,上面明写着:无质量问题退货需在收货后30日内。 老板:“衣服本身没毛病,就是孩子长得快,这责任总不能算到我头上吧?” 双方就这么僵了快一个小时,老板实在没办法,退了一步,说:“要不我帮您挂到二手平台代卖,卖了钱全给您?” 但老人和孩子妈妈根本不接受,说不想费那劲,接着气呼呼地拎着衣服就走,临走前还丢下一句:以后再也不来你家买了。 说实在的,老人疼外孙、觉得没穿过的衣服没损失的心情能理解,但也得想想商家的难处,去年卖完衣服,店家早把资金周转进新款了,隔一年再退,旧款既没法二次销售,又占地方,小本生意哪扛得住? 孩子妈妈说不知道是当年款,这话更站不住脚,童装本就讲究应季穿,去年的款式今年自然成旧款,这是常识,总不能让商家提前预知你一年后会退货吧? 店家最后提议代卖,其实已经给了台阶,可惜双方都在气头上没接住。 说到底,这事错就错在想当然,老人想当然,觉得老顾客该有特殊待遇,孩子妈妈想当然,觉得没说清款式就是商家的错,却忘了消费得守规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早明确了,无理由退货就7天,一年早超期了,商家拒绝完全合理。 老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不管是顾客还是商家,遇事多替对方想一步,别钻自己的理,哪会闹得这么不愉快?买童装别囤太超前,先看清楚退换货规则,商家也别嫌麻烦,交易时多顺口提一句“小孩长得快,尺码别买太超前”,或许就能少很多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