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这是把中国当成工业生产基地了,难怪这段时间德国方面对华态度如此强硬,现在我终

惜陈谈娱乐 2025-11-05 20:31:55

德国这是把中国当成工业生产基地了,难怪这段时间德国方面对华态度如此强硬,现在我终于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最直观的就是实验室搬家潮。2025年7月25日,合肥揭牌了稀土永磁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9名院士到场见证。 这个由德国企业深度参与的实验室,主攻传感器和新能源设备,落地速度快得惊人。 实验室还在装修,中试厂房就已在规划,当地专班全程对接,这种效率在德国很难想象。 德国本土工业审批有多慢?一个工厂从规划到投产要5到7年,而中国同期能建成三个智能港口。 产业外流更严重。10月28日,德国选择党魏德尔怒批政府,称每年超2000亿欧元资金外流。 巴斯夫、拜耳等巨头都在加速布局中国,太仓成了典型代表。截至9月,这里的德企超560家。 这些企业70%做汽车制造,投了60亿美元,年产出670亿元,连小区都是德国风格,人称小德国。 更讽刺的是,德国还在自断臂膀。波士顿咨询7月指出,政府削减绿色资金,加速了去工业化。 他们拆煤电、关核电,靠风光电和从法国买电撑着,本土工业成本飙升,只能往中国迁。 安世半导体事件中,欧洲车企慌了神,德国车企却很稳,因为他们的生产和芯片供应都在中国。 网友看得透彻,有人说这是既要国外的生产红利,又要本土的蓝天白云,算盘打得太响。 也有人担心,产业空心化后,德国制造的根基会不会动摇。 在我看来,这种“两头沾”的模式难长久。一旦外部供应链有变动,德国本土将面临阵痛。 未来德国可能会调整政策,试图平衡产业外迁与本土发展,但短期内很难逆转趋势。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5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