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申请加入金砖,美国大使公开威胁:不要越过红线据多家外媒报道,近日,针对马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1-05 20:09:00

马来西亚申请加入金砖,美国大使公开威胁:不要越过红线据多家外媒报道,近日,针对马来西亚申请加入金砖国家一事,美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卡根做出了回应。 马来西亚转向金砖的动机源于现实经济压力。作为东南亚制造业重镇,该国出口结构高度依赖电子元件和棕榈油产品,占GDP比重超过40%。过去几年,全球供应链中断频仍,从疫情到地缘冲突,都让决策者意识到单一市场风险。金砖集团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从原五国扩展到如今的十国核心加多个伙伴,2023年和2024年峰会相继吸纳新成员,聚焦基础设施融资和贸易便利化。马来西亚早在2024年7月就表达兴趣,总理安瓦尔公开表示,如果金砖发出邀请,马来西亚会立即加入。这反映出该国对南方国家合作的期待,尤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能拓宽投资渠道。 2024年10月的喀山金砖峰会成为关键节点。马来西亚代表团参与讨论,峰会闭幕时获批伙伴国身份。这意味着该国可加入对话机制,分享政策信息,却无需承担正式成员的投票义务。2025年1月1日,这一地位正式生效,马来西亚外交部发布公告,强调这有助于观察多边动态,同时维护东盟中心性。整个过程历时半年,涉及多轮评估和文件交换,避免了与现有协定的冲突。马来西亚的谨慎步伐,体现了中小国家在中美博弈中的生存智慧:不彻底倒向一方,而是通过伙伴角色测试水温。 美国对这一动向的反应迅速而复杂。2024年7月,特朗普政府就公开警告,任何支持金砖的国家可能面临100%关税上调。这一表态通过白宫简报传出,旨在维护美元主导地位。金砖的扩张被视为对西方金融体系的挑战,尤其在去美元化讨论升温后。马来西亚的伙伴身份虽不具实质约束,却触动了华盛顿的敏感神经。特朗普上任后,重申“美国优先”,通过关税工具施压盟友和伙伴,试图阻挡多极化趋势。这并非针对马来西亚一人,而是全球南方国家的普遍压力。 11月1日,美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埃德加德·D·卡根在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首次就此事发声。他先承认华盛顿理解马来西亚的追求,也认可其行使外交自主权的合法性,包括对金砖的初步接触。这部分表态看似温和,符合国际礼仪,却迅速转向警告。卡根指出,特朗普总统已明确划定红线,跨越者将付出代价。他强调,金砖可能带来有限经济利益,如贸易配额调整,但无法取代与西方供应链的深度融合。马来西亚的制造业链条嵌入欧美市场,从芯片到能源,都依赖跨大西洋投资流。 卡根的表述层层递进,先铺陈尊重,再嵌入底线。他重提特朗普10月访马期间签署的贸易协议,该文件涵盖半导体出口豁免和能源合作许可,却附带国家安全条款,要求马来西亚在制裁事件中同步美国立场。否则,关税壁垒将层层加码。这反映出美国的外交逻辑:表面平等,实则以经济杠杆维系主导。卡根的回应迅速登上外媒头条,路透社和CNN等解析其双重信号,指出华盛顿视金砖为“反美”阵营,尽管马来西亚仅为伙伴。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从2025年7月巴西峰会起就反复提及,针对任何去美元化举动加征10%至100%关税。 马来西亚政府的应对体现务实平衡。外交部长穆罕默德·哈桑在国会辩论中表示,伙伴地位已足够,无需急于升级为正式成员。这能让国家在不冲突现有协议的情况下,观察金砖演变。特朗普访马的贸易文件虽强化双边纽带,却也绑定了部分外交灵活性,前官员批评其潜在牺牲。马来西亚企业界权衡利弊:短期内,西方市场仍是支柱;长期看,金砖机会或成缓冲。2025年上半年,该国出口增长3.2%,部分得益于金砖伙伴的初步配额调整。 全球南方国家的集体觉醒是事件深层内涵。金砖机制不求对抗,而是填补西方主导的空白,如气候融资和数字贸易规则。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虽制造噪音,却适得其反:巴西峰会后,更多国家申请伙伴身份,埃及和伊朗等相继加入。马来西亚的案例折射这一趋势,中小经济体通过多边平台增强议价力,避免被卷入大国对抗。美国的焦虑根源于美元霸权的相对衰落,2025年国际储备中美元占比降至58%,金砖内部贸易以本币结算比例升至25%。这不是短期波动,而是多极化的必然。

0 阅读:0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