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一个90%的人连电都用不上的国家,却凭一己之力点亮了法国三分之一的灯,就

鹏天云光 2025-11-05 14:10:23

尼日尔,一个90%的人连电都用不上的国家,却凭一己之力点亮了法国三分之一的灯,就靠着地底下那点铀矿。 1957年,法国人就在尼日尔沙漠深处的发现了高品质的铀矿。等到尼日尔独立,法国人早通过各种手段把矿牢牢抓在手里,弄了一个《法尼合作协定》,硬是把铀矿的定价权攥在自己手里,还让阿海珐集团控股了当地的索迈尔铀矿。 这一挖就是半个多世纪,卡车每天在矿坑和加工厂之间穿梭,把矿石磨成"黄饼"运去法国。法国三分之一的电灯都靠这些铀矿点亮,法国近七成的电力来自核电。 可奇怪的是,铀矿占了尼日尔出口的七成,对国家GDP的贡献却微乎其微。矿场附近的小镇连家像样的医院都没有,当地九成的人一辈子没碰过电灯开关,守着能点亮整个欧洲的宝贝,自己却活在黑暗里。 更让人憋屈的是索迈尔铀矿的分成,法国的公司占六成多的股份,却拿走了八成五的产量,尼日尔国企只分到点残羹剩饭。 这种日子过了五十多年,换了好几届政府都没能改变,因为法国靠着原宗主国的身份,连地区安全事务都插一手,派兵在尼日尔驻扎,名义上反恐,实际上就是盯着这些矿。直到2023年军政府上台,终于不想再忍了,直接掀了桌子。 他们先是派兵接管了索迈尔铀矿,把法国公司的管理权收了回来,今年干脆宣布国有化,说这些资产本来就该属于尼日尔。 法国公司跑到国际法庭告状,说边境被封,铀运不出去,可尼日尔的矿工工会立马站出来表态,保证生产不停,新管理层比法国人更懂怎么用好资源。 军政府还赶跑了法国驻军,和马里、布基纳法索一起退出了法语国家组织,那个组织本来就是法国遥控非洲的工具,三国早就受够了这种打着合作旗号的干涉。 其实尼日尔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非洲国家,早年前赞比亚的谦比希铜矿也是这么个情况。英国公司在那挖了二十多年,把好采的矿挖空了,留下个烂摊子关张走人,当地老百姓没了生计。 到后来咱们中国企业接手,不仅把废矿盘活了,每年给赞比亚创造了不少税收,还建了医院、学校和道路,五千多个当地人在矿上工作,一个人的工资能养活六口人。赞比亚总统都夸中国企业是榜样,这才是真正的合作,不是单方面的掠夺。 还有几内亚,去年也下令收回了五十多个矿权,包括一些欧美公司手里的铝土矿。几内亚和尼日尔一样,矿产占GDP的一半以上,可老百姓照样穷。 那些外国公司只挖矿不建设,承诺的工厂也不兑现,军政府干脆把矿列为国家储备资产,自己说了算。这些事连起来看,就是非洲国家终于明白过来,资源握在自己手里才有底气。 法国当然不愿意放手,断援助、搞制裁,可这次尼日尔早有准备。他们转头就找了中核集团合作,新设备和技术很快就运到矿上,还打通了西非原油管道,石油能直接运到贝宁港口卖钱,经济上有了新靠山。 俄罗斯、伊朗也凑过来谈合作,国际上不少国家都看着法国的笑话,毕竟谁都看不惯这种欺负弱小的老套路。 现在尼日尔的铀矿还在正常生产,只是收益终于能流进自己口袋了。他们打算用这些钱建电厂、修公路,让那些一辈子没见过电灯的老百姓也能用上自家矿里产的能源。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抢资源话语权的老问题,不是尼日尔愿意让法国人用电自己摸黑,是过去几十年被按住了没办法。法国拿着旧协议当护身符,用低价抢资源,还派军队看着,尼日尔没技术没底气,只能眼看着好处流走。 现在不一样了,新政府敢跟法国撕破脸收矿,就是明白过来,地底下的宝贝该先养自家的人。那些被污染的土地、用不上电的村庄,还有被拿走的利润,都是这几十年资源控制留下的疤,要想真的点亮自己的灯,还得把矿场的控制权彻底拿回来。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

猜你喜欢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