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出手修理荷兰了 商务部今天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对荷兰政府发出了明确警告:荷政府不顾中方多次在磋商中提出的合理诉求,没有展示出建设性态度和行动且升级全球供应链危机,应承担全部责任。 这就是盖棺论定了,后果就是承担全部责任。那么如何承担呢?今天商务部并没有明说。但相信我们应该已经拟定好了对策,也相信我们工具箱里有很多工具,后续就是一个个的拿出来,比如稀土,用这些工具痛痛快快的收拾荷方,否则任何人都敢跳出来咬我们一口,那还了得。 商务部那句“承担全部责任”,可不是随便喊喊的外交辞令,字字都带着分量。荷兰这次是真把路走窄了,9月底先是干预安世半导体事务,想剥夺中企股权,10月底又让安世荷兰总部停供晶圆,这哪是商业行为,分明是拿着全球供应链当赌注。他们以为攥着半导体环节就能拿捏人,却忘了自己的命脉早被攥在别人手里。 稀土这张牌一出手,荷兰最骄傲的阿斯麦公司就得慌神。全球芯片制造离不了稀土,而我们握着供应链主导权,之前对镓、锗这些关键材料的出口管制已经释放过信号。阿斯麦2024年第三季度在中国市场卖了27.9亿欧元,快占总销售额的一半,真断了稀土供应,他们的极紫外线光刻机再先进也造不出来。富凯之前还质疑出口限制不合理,现在恐怕得反过来求着恢复合作。 别以为只有稀土这一招。荷兰号称欧洲“门户”,鹿特丹港靠中转中国货物撑着地位,要是把货运量分流到汉堡、安特卫普港,用不了多久它的枢纽优势就会打折扣。中荷年贸易额超1000亿美元,我们的投资在荷兰电信、制造等行业扎了根,这些资源只要稍作调整,就能精准击中荷兰经济的痛点。 更妙的是,我们早把姿态做足了。11月1日还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明摆着给荷兰留了台阶,是他们自己不往下走。现在全球都看着呢,德国汽车巨头哀嚎零部件断供,美国车企说库存只够撑三周,谁都清楚是荷兰在搞破坏。这时候我们出手,占的是道义和理据,谁也说不出半句不是。 网友喊着“查封企业”“派航母”,看着解气,但真正的反制从来都是精准打击。安世中国承担着全球七成封测产能,荷兰切断晶圆供应,先受伤的是欧美制造业,我们正好借机扶持本土供应商,彻底摆脱依赖。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荷兰还在干,我们犯不着跟着冲动。 荷兰看守首相斯霍夫现在怕是坐不住了。要么撤销不合理命令,要么看着本国企业和欧洲制造业陪葬,怎么选都是难题。他们忘了自己是“商业国家”,百年声誉靠的是守信,不是政治干预商业。真把我们惹急了,不仅是经济损失,以后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这些议题上,也别想再找中国合作。 这事儿本质上是立规矩。要是放任荷兰抢股权、卡供应链,以后其他国家都跟着学,中国企业出去还怎么立足?商务部这次就是要杀鸡儆猴,让所有人都知道,商业的归商业,政治干预的代价,荷兰承担不起,其他人更承担不起。接下来就看荷兰识不识相,再硬撑下去,工具箱里的家伙什只会一件比一件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