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4日,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宣布其“停摆”状态进入第35天,追平了历史上最长的停摆纪录。 说白了,还是关键问题仍没解决,两党依旧没谈拢,参议院13轮投票都没通过临时拨款法案,11月4日的第14轮表决也没看到破局希望,互相指责的架势完全没要妥协的意思。 看了这一个多月的拉扯,我真心觉得这不是什么政治博弈,而是把普通民众的日子当筹码在赌。共和党要砍民生福利给国防“输血”,民主党死保低收入群体补贴,两边各说各的理,却没人低头看看,那些被夹在中间的家庭早就快撑不下去了。 最让人心寒的是,两党议员们拿着稳定薪水互相骂战,75万联邦雇员却只能无薪上班或休假。我见过不少类似的民生新闻,这种“干得多拿不到钱”的滋味,足以压垮一个普通家庭——42万关键岗位职员要养家糊口,83%的人连房租都快凑不齐,却还要硬扛着维持社会基本运转。 4200万依赖食品券的美国人更是雪上加霜。原本每月单身能领298美元、三口之家785美元的救济金,11月1日起直接停发,就算法官裁定动用应急资金,部分州的系统变更要等数周,饿肚子的风险就悬在眼前。这些人大多是老人、残疾人,他们可等不起两党的谈判。 冬天快来了,590万个低收入家庭还面临无供暖的困境。“低收入家庭能源援助计划”停摆后,不少家庭只能在寒冷中硬扛。更惨的是有孩子的家庭,“开端计划”中断让8000多个家庭的孩子没了早教和餐食,家长没法上班赚钱,还得在家照看孩子,陷入“没钱又没辙”的死循环。 航空系统的混乱更是肉眼可见。1.1万名联邦航空局雇员停薪休假,剩下的空管人员疲劳工作,航班延误率飙升23%。想想我们平时赶飞机的焦虑,那些被延误超40分钟的乘客,不仅行程泡汤,可能还会耽误工作、错过重要安排,这背后都是实打实的损失。 经济上的亏空更是触目惊心。穆迪经济学家测算,停摆4周损失70亿,8周就高达140亿,这些损失不是数字,而是弗吉尼亚州贷不到款的农场,是阿肯色州濒临倒闭的中小企业,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物价上涨、就业困难,受伤的还是普通人。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场停摆完全是人为制造的麻烦。最新民调显示45%的人把责任归给特朗普和共和党,33%指向民主党,可不管谁的错,民众的信任已经在流失。我始终觉得,好的政治应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把党派利益放在国家和人民之上,再强大的国家也经不起这样内耗。 现在第35天的纪录已经追平,破局依旧遥遥无期。特朗普说“不会屈从”,民主党也不愿让步,可普通美国人的日子经不起拖延——民生不能等,冬天不能等,那些濒临破碎的家庭更不能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