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科举第一榜——北宋嘉祐二年进士科。 “千年科举第一榜”指的是北宋嘉祐二年(

恨云品世界 2025-11-04 17:09:20

千年科举第一榜——北宋嘉祐二年进士科。 “千年科举第一榜”指的是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的进士科考试。这一年殿试录取进士388人,后世统计,该榜单涌现出众多杰出人才:24人入《宋史》列传、9人出任宰相、3人跻身“唐宋八大家”、2位思想家等,被誉为科举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之榜。 这一榜单的影响力跨越千年,不仅塑造了宋代政治、文学与思想格局,还奠定了程朱理学等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宋仁宗时期,科举制度趋于成熟。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重文抑武,推动科举扩招,为庶民打开仕途大门。 嘉祐二年是殿试开科之年,考试公平公正(如“糊名制”“别头试”),录取率较高,吸引全国40万考生。 欧阳修主政文坛,倡导古文运动,摒弃骈文与“太学体”,激发文学井喷。 作为主考官,他大胆拔擢新人,避免“父子相承”的弊端。 榜单不仅是“天才成群”,还得益于社会共识——“学而优则仕”。亲族教育体系也助力,如苏氏兄弟与曾氏父子。这些人物中,苏轼(时年21岁)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惊艳考官欧阳修,后者叹为“奇才”。 曾巩(时年35岁)则以稳健文风入榜,其父曾公亮(前榜进士)也助力家族文脉。 这一榜单不仅是科举的“高考神话”,更映照出宋代“宝藏皇帝”仁宗的宽容与欧阳修的伯乐之才。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恨云品世界

恨云品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