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和韩国正式宣布了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

墨韵兰亭 2025-11-04 17:01:44

中方和韩国正式宣布了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兑70万亿韩元,有效期五年。   这消息一传出来,不少做中韩生意的老板都松了口气,以后跟韩国客户打交道,总算不用再被美元“卡脖子”了。说白了,这就像中国和韩国的央行,互相给对方开了个超大额的“备用钱包”。   要是韩国企业拿着韩元想来中国买稀土、进家电,不用先费劲把韩元换成美元,再折成人民币那么麻烦,直接用韩元就能从这个“钱包”里换人民币结账;反过来也一样,中国车企在韩国卖新能源车,收了韩元也能轻松换成人民币打回国内,中间省下来的手续费和汇率波动亏的钱,可不是仨瓜俩枣。   为啥中韩要把“钱包”做这么大?看组实在数据就明白了。2024年中韩之间的生意额飙到了2.3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还涨了5.6%。   中国都好多年是韩国最大的买家了,韩国的半导体、汽车、电池这些宝贝,一半以上都得卖到中国才能变现;可韩国工厂里,不管是造芯片的原材料,还是做汽车的钢材,又大多得从中国买。现在韩国对外做的生意里,每五块钱就有一块是跟中国做的,中国更是直接买走了韩国半导体出口的大头。   之前韩国被美国带着,限制给中国卖芯片,结果自家半导体出口直接跌了一半还多,亏得肉疼。这一下韩国彻底看清了:跟中国的经济绑得这么紧,根本绕不开。对中国来说也一样,韩国现在比日本还亲,成了咱们第二大贸易伙伴,把中韩贸易这条“钱脉”稳住,对两边都有好处。   这个“备用钱包”最实在的用处,就是抗风险。前两年美元汇率跟坐过山车似的,有个韩国电子厂给中国手机厂供货,签合同的时候价钱都定好了,等交货拿钱了,美元一涨价,换成韩元直接少赚了五分之一。   现在有了这个本币互换,两边做生意直接用人民币或韩元结账,美元再怎么折腾都影响不到,央行说得明白,这就是帮企业把生意做得更顺,让金融市场稳点,说白了就是给生意上份“保险”。   这事儿往深了说,还有个门道,人民币现在越来越受待见了。就说东南亚那些东盟国家,跟中国做生意用人民币结账的比例都升到18%了,比三年前翻了一倍。韩国虽说跟美国是盟友,但也不傻,主动跟中国把货币合作做深,其实是给自己找条稳当的路。   不是要跟谁对着干,就是现在全球经济波动这么大,给自己的生意留个后路,而人民币刚好是最靠谱的选择。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好处也看得见摸得着。以后去韩国旅游、买化妆品,换韩元的时候汇率能稳不少,不用今天换了明天就心疼贬值了;喜欢韩国车的朋友也可能沾光,车企省了换汇的成本,车价说不定能更实惠点。这种金融合作从来不是飘在天上的空话,最后都会落到咱们实实在在的生活里。   当然了,这也不是中韩第一次搞这种“货币互助”,之前的协议到期了接着续,额度还没降,本身就说明俩国越来越信任对方。现在全球做生意都得留个后手,中韩这笔4000亿的约定,不光是俩国经济互信的证明,也给亚洲其他国家做了个好榜样,互相尊重、一起赚钱,可比看别人脸色办事强多了。  

0 阅读:63
墨韵兰亭

墨韵兰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