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开始批量散发劝降书!乌克兰士兵们,赶快投降吧!投降早餐有粥,有面包,加糖的茶

地缘历史 2025-11-04 16:56:33

俄军开始批量散发劝降书!乌克兰士兵们,赶快投降吧!投降早餐有粥,有面包,加糖的茶水,中午有汤,有面包和沙拉!   2025年10月下旬,红军城方向的战况已经失控。俄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合围,乌军补给线被彻底切断。   乌克兰媒体称那是“极度危急”的状态,但在俄罗斯媒体的镜头里,那里像是一场“即将收网”的围猎。   俄军的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地面扩音器不再吼叫威胁,而是温和地念出:投降吧,早餐有粥、有面包,中午还有汤和沙拉。   这不是讽刺,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俄军开始批量投放这种“纸质攻心战”,特别是在库皮扬斯克和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周围,被围困的乌军据称超过一万人。   不投降,就等着被全歼;投降,就能吃上热粥。这不是简单的二选一,而是一场精神和现实的双重搏杀。   俄军不是在喊话,而是在用“体面待遇”制造动摇,让乌军士兵在漫长的围困中开始动摇。   这场劝降行动,不是临时起意的战术尝试,而是俄方精心筹划的心理战与舆论战结合体。   俄罗斯国防部在10月底公开表示,针对被围部队的劝降政策将“持续升级”,并称这是“人道主义战争方式的一部分”。   他们不再只是用导弹和坦克压迫,而是开始用糖水茶和温床来动摇士兵的信念。   “我们不是要摧毁你们,我们要你们活着。”这是劝降书上的原话。在这句话背后,是对乌军士兵的心理重压。   俄军的逻辑很简单:乌克兰领导人已经把你们抛弃在战场,指望西方的支援也越来越慢,何必为一个不愿谈判的政府去送命?   泽连斯基已经公开表示,不接受当前条件下的任何谈判,他还希望能在2025年冬天前结束冲突,但拒绝任何“软弱的结束方式”。   现实却是残酷的。乌军的主力部队在北线被包围,后勤系统几乎瘫痪。能源设施的大面积瘫痪让前线部队夜间出动变得极为困难。   基辅热电厂再次遭到打击,多个城市限电限水,连医疗点都无法维持照明。   而俄军则不断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的“克制”与“善意”,宣称“愿意定期换俘”,并且“优待战俘”。   从2025年5月以来,俄乌双方已经进行了数轮交换,最近一次是10月,双方各自释放了307名战俘。   这种“善意”是否真实,可能没人能给出完整答案。但对于那些已经弹尽粮绝、被围困数周的士兵来说,俄军的劝降书并不只是纸上谈兵。   它可能是一条出路,也可能是一条陷阱。但在极端饥饿、寒冷和孤立的战斗中,任何一条出路都有可能变成活命的选择。   俄军的宣传机器也没有闲着。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投降套餐”的视频,展示战俘营的食堂、宿舍和电视机,甚至还有几位“战俘代表”讲述自己“被优待”的经历。   其中一段视频中,一名前乌军士兵面对镜头说:“我不想再挨饿了,也不想再给任何人当炮灰。”   这种画面背后,是俄方对外宣称的“人道主义姿态”,但对乌克兰而言,却是对前线士兵心理防线的精准打击。   泽连斯基政府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开始封锁相关视频和信息,试图稳定士兵的士气。   但在一个被围困的战壕里,一个热粥的画面,比任何高层承诺都更具说服力。   而且,俄方还在加码:从战俘待遇,到允许战俘每周休息一天、参与娱乐活动。   再到战后可能加入交换返回家园的承诺,这份“投降说明书”越来越像是一本“生存手册”。   俄方还特别强调,被围的乌军中有大量外籍雇佣兵,占比甚至高达60%。   这不仅是对乌军士气的打击,更是对国际社会的暗示:乌克兰已经兵源枯竭,靠雇佣军支撑战线,这场战争的“国家性质”正在被稀释。   俄方试图把战争的责任转嫁给乌克兰领导层,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信息:乌克兰不再是受害者,而是一个不肯结束战争的挑衅者。   但想结束战争,真的那么简单吗?2025年5月和10月,俄乌在土耳其进行的几轮谈判虽然带来了战俘交换,但在核心问题上始终无法取得实质突破。   停火、领土、武装中立、未来安全框架,每一个议题都像是悬在谈判桌上的炸弹,哪个都不能轻易触碰。   在战场上,俄军继续推进;在舆论上,继续塑造“愿意和谈却被拒绝”的形象;在心理战上,则用粮食、热水和糖水茶,对被围困的士兵送出最后的“温情劝降”。   这一切,背后不只是战争的手段,更是一种态度的转变。俄军不再只靠火力压制,而是开始用心理战打穿防线。

0 阅读:109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