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韩国总统突然宣布了 11月4日,韩国总统李在明4日在国会发表了他上任后的第二次施政演说,讲了不少关键事儿。首先他提了APEC会议的外交成果,说韩国各部门的人就算遇到再大困难,也拼尽全力做外交,就是想拿到最好的结果 这话得对着实打实的事儿拆开来品。中韩之间确实有成果,两国央行刚续签了70万亿韩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是明明白白的动作。 中韩元首会谈原本定了1小时,最后聊了100分钟,超了预期不少,韩方把这当作两国关系持续修复的关键证明。 韩美那边也有进展,敲定了2000亿美元总规模的投资框架,还特意设了每年200亿美元的上限,汽车关税也谈下来降到15%。 核动力潜艇燃料的事儿有了突破,李在明政府特意把这当作“自主国防”的重要进展来讲。 但在野党根本不买账,国民力量党毫不客气地直斥这是“白纸外交”——连正式协议、联合声明都没见着。 这话真不是空穴来风。韩美那笔协议的细节还没公布,投资项目的决策权归谁,到现在都是未知数。 连总统秘书室后来都坦言,李在明对这次磋商的结果没怎么积极回应,团队内部也觉得有不少遗憾。 即便争议不小,他的支持率还是涨了1.8个点,到了53%。民调机构也直接点破——这波支持率上涨,全靠外交刷了波存在感。 执政党更夸张,直接说这是“属于韩国的盛宴”,连民间的炸鸡啤酒小聚,都被他们拿来当成果的注脚。 他还直接炮轰前政府,直言尹锡悦时期研发预算砍了8个百分点,说那是让国家发展倒了退。 现在他自己砸了35.3万亿韩元投尖端产业,覆盖AI、军工这些领域,创下了韩国历年尖端产业投入的纪录。 可现实难题就摆在这儿:韩国2024年总和生育率才0.72,年轻人数量跟不上,未来技术落地找谁来干? 外交上的小心思也藏不住。这次APEC韩国是东道主,直接把台湾地区代表安排在了合影的最后排角落。 说白了,这就是怕得罪中国——毕竟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笔账首尔心里门儿清。 他想告别过去“安美经中”的老路,走“安美经中美”的新路子。可两边都想讨好,哪有那么容易? 韩美那笔关税协议里,半导体关税的事儿压根没提,美方还先放了话,说“后续另有说法”。 中韩那70万亿互换协议看着亮眼,但往前数,多少合作最后不都成了纸上画饼? 35.3万亿的研发金会不会重蹈覆辙?别到最后钱花出去了,技术却没跟上,又是一场空。 现在朝野吵得厉害,支持者喊着“外交大胜”,反对者直接骂“虚假繁荣”,这账本还得慢慢算清楚。 外交不是演戏,成果得看能不能带来实在利益。民众要的是饭碗、是实打实的发展,不是照片上的站位、嘴上的承诺。 口号喊得再响,不如拿出真真切切的好处。李在明这波“努力”,到底是真成果,还是光刷表面数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