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长闯大祸,默茨安排新人来华改善关系,中方不一定会松口】
被德国外长搞砸了访华行程后,德国政府依旧没死心,不仅还没搞清楚状况,竟然还想派遣一个在对华问题上极具争议的人物访华。
德国总理默茨决定派遣另一个人,出面收拾该国外长瓦德富尔留下的“烂摊子”,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已经接过大棒,要继续推动与中方的传统对话行程,而访华时间则定在了11月17日至19日。克林拜尔何许人也,真的能推进被瓦德富尔搞砸的访华行程吗?
克林拜尔是一位相对温和的政治家,不仅担任副总理的职务,还掌握着德国的财政大权,显然比瓦德富尔更有话语权,但对中国来说,他同样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原因无他,他对华态度算不上友善,甚至当众质疑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的政策,他不赞同中方这样的做法,而且这句话被七国集团的其他成员国都听了去。
单单是质疑中国决策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克林拜尔也是个对华鹰派,只不过他不像瓦德富尔那么激进。从这一安排的底色来看,默茨政府虽然有意修复中德关系,但还没搞清楚,中德为何会发展成这样。
事情的起因是,瓦德富尔临动身访华前,突然宣布取消访华行程,说中方没有安排更多的会谈,很明显,瓦德富尔这是将责任归咎到中国身上了,面对瓦德富尔的污蔑,中方很快便戳破德方极力掩盖的真相,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瓦德富尔妄议台海言论,明知这是中方的核心红线问题,竟然不明确反对“台独”。
瓦德富尔不服气,声称德国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具体怎么做由德国政府说了算,言外之意,你想听一中原则我可以口头说,但做不做就是德国政府自己的事情。瓦德富尔摆明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态度,这无疑直接踩在了中国的红线上。至此,中德因为瓦德富尔的强硬表态,导致德方的访华行程被取消。
事后,德方还一副受害人的姿态,觉得这件事让德国在国际社会上丢了人,后来,瓦德富尔给自己找补说,不是取消访华行程而是延期,还说中德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中国是德国不可或缺的伙伴,随时准备和中方对话。鞭子打到自己身上才知道了疼了,说的就是德国政府,但中方可不是软柿子,台海问题不给个明确的说法,这件事就揭不过去。
眼看中方迟迟不能消气,默茨决定安排新人来给自己访华打前站,而这个人正是克林拜尔,从人员安排来看,默茨政府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关键,现在根本就不是换人访华的问题,而是德国政府对华的态度问题。瓦德富尔之所以被取消访华行程,主要是他竟然在雷点上反复试探,明知即将访华,竟然还一副自负的姿态,企图给中国添堵,这样的举动根本就不利于两国关系,也没必要安排德国的访华行程。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最起码要安排一个对华友好的人来弥补此前的错误,可默茨竟然还安排了一个刚对中国指指点点的人,真不知道是一开始就没想改善中德关系,还是根本就不想推进访华行程。只能说,默茨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并不算妥当。
德国要清楚,中国是该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样深度捆绑的经贸关系,是当前动荡局势下难能可贵的关系,但再牢固的利益关系都经不起瞎折腾,而且,对于合作伙伴,中方从来都不是来者不拒,而是有条件的合作,若德国做不到尊重中国,这个“烂摊子”恐怕会一直烂下去。
正如德媒说的那样“没人想见他”,任何一个对华态度不真诚的人,中国都不欢迎,若是默茨意识不到这一点,恐怕11月的访华行程依旧听不到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