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被迫下厨,菜市场像考场,锅铲成了生存工具 去年年初,很多人发现外面餐馆的

零零后小萌新 2025-11-04 11:15:38

年轻人被迫下厨,菜市场像考场,锅铲成了生存工具 去年年初,很多人发现外面餐馆的菜都是提前做好的,不是现炒出来的,而是用冷冻包加热一下,这事儿一曝光,大家心里都发慌,特别是那些95后和00后,以前从没进过厨房的人,一下子觉得只有自己动手做饭才让人放心,这算不上喜欢下厨,是被现实逼出来的选择。 第一次去菜市场,感觉就像在玩闯关游戏,买菜的人问老板一斤多少钱,老板报个价格,买菜的人点头就买下来,回到家一称重量,发现少了半斤,还有人遇到老板说送点葱或者抹掉零头,结果最后花的钱比点外卖还要多,南方市场里切菜的服务比较少,北方市场就更不用说了,买肉的人得自己拿刀砍开切块,不会挑选也不会讲价的人只能白白吃亏。 拿起刀的时候,手就开始发抖,不知道该怎么切丝还是切片,有人把土豆刨成碎渣,有人切青椒像拆炸弹一样紧张,煮饭也像碰运气,网上说放水到手指一节的位置,可每个人的手指不一样粗,米饭不是太硬就是太软,变成粥的样子,每次开火都像在赌运气,油一热就溅出来,锅一响就冒烟,只有油烟机还能帮上忙。 调味这件事总是很难把握,菜谱上写盐要放适量,加一勺就太咸了,加半勺又太淡,酱油倒多了整盘菜都发黑,糖放错了味道甜得发腻,勾芡简直像在制造灾难,汤变得粘稠,菜快要烧糊,锅底也焦黑了,满屋子飘着焦味,朋友看到照片说这根本不是菜,是化学武器。 人们生活能力不足是因为缺乏长辈传授经验,小时候家里做饭由奶奶负责,长大后习惯点外卖解决三餐,没有人教年轻人如何挑选蔬菜、掌握火候或调配味道,这些烹饪技巧需要亲手示范才能学会,现在这种传承出现断裂,老一辈人能够轻松辨认食材新鲜程度,年轻一代却连蔬菜名称都认不全。 可奇怪的是,大家反而玩得很开心,抖音上有很多“厨房翻车”的视频,播放量都达到几百万次,有人晒出自己炒的蛋炒饭,说它表面坑坑洼洼像月球一样,还有人烧的红烧肉黑乎乎,看着像刚出土的文物,评论区里全都是“我也做成这样”、“求个做法”、“原来你也是”,这其实不是搞笑,是大家在互相打气,发现不止自己一个人搞不定做饭这件事。 有人拍视频讲自己做饭的事,说妈妈觉得这手艺能去申请非遗,还有人把做坏的菜摆出来展示,配上文字说是克苏鲁料理展,这些人其实不是真想当大厨,只是想证明就算做得再糟糕,自己也愿意动手尝试,这种拿自己开玩笑的方式,其实是在安抚情绪,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真正让人担心的是连试都不敢试。 经过几次尝试,这些年轻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做饭其实并不省钱,计算花费的时间、扔掉的多余食材、用坏的厨具、洗不完的碗盘,这些加起来还不如直接点外卖来得划算,2025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35岁以下群体点外卖次数增加了18%,越来越多人直接在订单备注里写下"再也不想下厨了",这并非因为懒惰,而是大家把账算清楚了。 厨房不是浪漫的地方,那里是战场,刀会割手,火会烫人,油会溅起,盐会放多,每一样都能让人栽跟头,但奇怪的是,越摔跤越有人往前冲,也许因为现在什么都能一键买来,亲手做一顿饭反而像一种抵抗,就算做得不好吃,那也是自己选的。 有人说这是城市青年的生存技能出现断层,我觉得更像是青年们在重新学习如何生活,没有谁天生就掌握这些,都是被现实推动着往前走,菜市场让人学会讨价还价,灶台教人明白耐心的重要,锅铲让人懂得把握火候,过去没人传授这些,如今只能自己摸索。

0 阅读:34
零零后小萌新

零零后小萌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