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韩国与中方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

阿宝观全球 2025-11-03 23:16:43

快讯!快讯! 韩国与中方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已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维持在4000亿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并且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这标志着两国央行间的“金融安全管道”在全球化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得以延续,为东北亚经济协作系上了一条坚实的纽带。 此次续签,是中韩货币合作长达十七年演进中的又迈出的稳定一步。双方首次协议可追溯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当时旨在共同应对美元流动性紧张局面;到2020年,规模已从最初的1800亿元人民币扩大至当前的4000亿元人民币。选择此时续签,侧面反映了双方对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波动加剧的审慎态度,意在未雨绸缪,为可能的市场动荡预先布置“稳定器”。 协议的核心功能在于为两国贸易和投资提供一条避开美元的直接结算通道。要知道,以往中韩贸易约九成依赖美元结算,企业需经历“本币→美元→对方本币”的两次兑换,不仅流程繁琐,还需承担额外的汇兑成本和汇率波动风险。现在有了这协议,韩国企业向中国出口半导体部件,或中国消费者购买韩国美妆产品,理论上都可直接使用人民币或韩元结算,估算可降低3%-5%的汇率转换成本,清算时间也能缩短1-2个工作日。 其深层意义更在于为区域金融稳定提供了缓冲垫。例如,回顾2022年韩元对美元汇率暴跌14%的情形,此类互换安排可作为“消防栓”,在货币遭遇剧烈投机冲击时,为当地央行提供关键流动性支持,防止恐慌情绪蔓延。对于在韩国有大量业务的中国半导体硅片供应商或韩国在华电池工厂而言,这相当于一道直观的风险防波堤。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这份协议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务实节点。中国人民银行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建立了类似的货币互换网络,总规模超过4.5万亿元人民币。韩国作为重要贸易伙伴的续签举动,无疑为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增添了信心。数据显示,近年来在韩国对中国贸易结算中,人民币占比已稳步提升至近10%,韩元结算占比也升至3%,美元则相应降至86%左右,本币结算潜力巨大。 所以说,这份看似技术性的央行协议,实则是中韩经济互信的一块基石。它简化了贸易流程,增强了金融系统韧性,并悄然推动着区域经济协作走向更自主、更高效的模式。期待协议能切实推动双边贸易发展,降低企业成本,并在下一个五年周期中,助力中韩乃至东北亚的经济融合度过可能的外部风浪,行稳致远。

0 阅读:1
阿宝观全球

阿宝观全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