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方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对瑞典

姚博士看世界 2025-11-03 21:18:48

11月3日,中方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对瑞典免签,实现了中瑞关系某种意义上的破冰或者突破。那么,这意味着欧盟对中国免签更近了一步吗? 首先,欧盟申根国家基本采取一致的签证政策。因此,很多人评估,当中国对27个欧盟国家全部实现单方面免签之后,欧洲才会正式讨论针对中国的免签政策。在对瑞典免签之后,意味着中国已经对欧盟27个国家当中的25个实行了免签,目前剩下来的只有捷克和立陶宛这两个中东欧国家了。 其次,关键可能就在于捷克和立陶宛未来对华政策的变化,尤其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会不会松动。有意思的是,捷克10月刚刚结束了众议院大选,务实派开始上台,预示着中捷关系有可能“转暖”。而立陶宛在与中国关系降至“代办级”之后,并没有从台湾那里得到足够的利益,更没有成为什么欧洲半导体核心。因此,未来立陶宛的对华政策也有变化的可能。 最后,即便未来中国对27个欧盟国家全部实行免签,欧盟会考虑对华免签吗?一方面,从当前欧洲右翼和民粹的角度出发,的确在签证政策上放松的空间并不大,反华的心理基础也会构成阻碍因素。但另一方面,从经济复苏的角度来看,如果实行免签,中国的游客和商人的确会给欧洲带来新的“经济活水”。因此,欧盟内部必然会进行激烈的讨论和抉择。 需要提到的是,去年春节以来,同样作为发达国家的新加坡的对华免签政策,可能会成为欧盟对华免签的促推因素。而且从目前欧洲的免签国来看,也包括不少亚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因此经济因素并非是唯一决定因素。因此,对于未来欧盟申根国家对华集体免签,还是需要保持谨慎但乐观的态度。

0 阅读:75
姚博士看世界

姚博士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