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谈:成长是价值的组成部分
无论是否合适,价值投资这个术语都被广泛使用着。通常,它会与一些典型的特征联系在一起,例如低市净率、低市盈率或高分红等。不幸的是,这些特征,即便它们合在一起,也不能表明一个投资者的确就买到了物有所值的东西,并且在他的投资中正确运用了获得价值的原则。相应地,与此相反的一些特征,例如高市净率、高市盈率低分红等,这些并不与“价值”购买相矛盾。
与此相类似,公司的成长本质上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有关价值的事。的确,成长通常对于价值有着积极的影响,有时达到惊人的比例。但是,这种影响难以确定。例如,投资者经常将金钱投入到国内航空公司,去资助毫无利润可言(甚至更糟)的成长。对于这些投资者而言,如果当初飞机的发明者奥维尔·莱特在基蒂·霍克镇(Kiffy Hawk)的首次试飞没有成功,事情原本可能会好很多。这个行业成长得越多,股东的灾难就越大。
只有在某一个点上,当公司的投资带来可观的边际增量回报时,成长才对投资者有利。换言之,只有当资助成长的每一美元长期而言,能创造出大于一美元的市场价值时,成长才对投资者有利。在那些边际回报率低下的公司里,成长有损于投资者利益。
50年前,约翰·伯尔·威廉姆斯(Tohn Burr Williams)在其著作《价值投资理论》(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一书中提出了价值方程式,我们在此精简如下:
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今天的价值取决于,在可以预期的资产存续期间,以合适利率进行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注意,这个公式对于股票和债券通用。即便如此,对于两者而言,这里有一个重要但难以处理的地方:债券有明确的票息和到期日,能够确定未来的现金流;而对于权益资产,投资分析师必须自行分析估计未来的“票息”。此外,公司管理层的品质对于债券票息的影响较小,他们的无能或不诚信可能主要表现为暂停付息。相比之下,公司管理层的能力却能极大地影响权益的“票息”。
以现金流贴现的方式计算所得出的最便宜的对象,是投资者应该买入的投资标的——无论公司是否成长,无论公司的盈利是波动还是平稳,无论相对于当前盈利和账面值其股价的高低。此外,尽管这个价值方程式显示权益较债券便宜,但结果绝非必然。当债券经过计算显示出更具吸引力时,投资者应该买债券。
将价格问题先放在一边,最值得拥有的公司是,那些在一个一直延伸的时期周期里,可以不断利用增量资本获得很高回报率的公司。与此相反,最糟糕的公司是那些,必须或将会,要求不断的大量资本投入,但回报率低下的公司。不幸的是,第一类好公司很难发现。大多数高回报的公司只需要相对少的资本,如果这类公司支付股息或回购股份,那么,股东们将会从中受益。
尽管评估权益所要求的数学计算并不困难,一个分析师(即便他有经验又聪明)也可能在评估未来“票息”时犯错。在伯克希尔,我们试图从两个方面处理这个问题。
$贵州茅台 sh600519$
$片仔癀 sh600436$
$格力电器 sz000651$
$腾讯控股 hk00700$  
〖 注:阅读经典为自己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投资能力、追逐智者的脚步、传播价值理念、使自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帖仅为自己知识积累所用,所述企业与作者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所谓系统化的学习叫知识,碎片化的学习叫信息。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