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香港,国民党上将熊式辉持护照赴南美,竟因假证被拘!交罚款获释后,

靖江的过去 2025-11-03 10:52:24

1950年5月,香港,国民党上将熊式辉持护照赴南美,竟因假证被拘!交罚款获释后,他怒叹:“我堂堂上将遭此辱,虎落平阳被犬欺!” 警察冷漠呵斥:“伪造文书,证据确凿,跟我们走!” 没人能想到,这个沦为阶下囚的老者,曾是手握东北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更是受英王亲自授勋的民国要员。 熊式辉的人生转折,早在三年前就已注定。 1947年8月,东北战事失利。蒋介石一纸手令,免去他东北行辕主任等职,让他成了战败的“替罪羊”。 这位江西安义人,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历任淞沪卫戍司令、江西省政府主席。在江西主政十年,手握三十万军队,人称“江西王”。 《海桑集》里,他记录过无数高光时刻。 抗战期间,他作为重庆国民政府代表出访英国,英王乔治六世亲自为他授勋,这份荣耀让他在国际舞台上风光无限。 1942年,他赴美参加同盟国军事会议。外交部长宋子文、驻美大使胡适等三十余人到车站迎接,当晚几人彻夜长谈国家大局。 可一朝失势,昔日下属纷纷避嫌,曾经门庭若市的府邸变得门可罗雀。 心灰意冷的熊式辉,拒绝了蒋介石的新委任。1949年,他带着家人避居香港,成了寄人篱下的寓公。此时,他已被新华社列入43名战犯名单,排名第十八位。 1950年的香港,挤满了国民党逃亡人员。 调景岭的难民营里,落魄官员和残部随处可见。像熊式辉这样尚有积蓄的权贵,急于寻找更安全的避难所。 多方打听后,他选定了阿根廷——那里物价低廉,已有不少同僚定居。 为省去繁琐手续,他花500美元托人办护照,没料到这条“捷径”藏着凶险。当时香港假护照生意因逃亡潮兴起,投机者趁机牟利,急于离港的官员难辨真伪。 熊式辉一家拿着托办的护照,到码头办出境手续。工作人员一眼识破证件破绽。 “这是伪造文书,你们被拘留了。”冰冷的话语,击碎了他的逃亡计划。 狭小的拘留室里,熊式辉心急如焚。他知道,香港法律对伪造文书罪惩罚极重,一旦定罪便是漫长牢狱。 这位一生纵横军政场的上将,第一次尝到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绝望。他反复摩挲手指上的戒指,那是当年英王授勋时的伴手礼,如今没了光泽,只剩讽刺。 关键时刻,妻子顾柏筠展现出惊人韧性。 顾柏筠是浙江人,精通医术,曾认宋美龄的母亲为干女儿,让熊式辉与蒋介石成了连襟。她四处联络香港旧友想疏通关系,可“败者为寇”的现实里,昔日人情早已消散。 濒临绝望时,她想起了香港法律界的罗文锦律师。罗文锦擅长处理疑难案件,更懂港英当局的处事逻辑。 顾柏筠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他,声泪俱下地讲述遭遇,从东北失势到托办护照,无一隐瞒。 罗文锦翻阅熊式辉的履历,一个细节让他眼前一亮:“这案子不能硬辩伪造,要从他的特殊身份入手。” 次日,罗文锦前往港英当局交涉:“熊式辉曾是英王陛下的座上宾,受过高规格授勋。如今因一本护照被关押,传出去恐有损英王声誉。” 法庭上,他避开“伪造”核心,转而强调:“熊将军年近六旬,不懂香港法律,是被他人误导。他为反法西斯战争出过力,英王勋章就是明证,恳请从轻发落。” 与此同时,顾柏筠四处筹措资金,凑齐一笔巨款作为“补充手续费用”。双重努力下,港英当局松了口。 最终,熊式辉免去“伪造文书罪”的重罪,仅以“使用虚假文书”被判罚三千港币。 1950年的香港,普通工人月薪不过数十港币,三千港币相当于一个家庭数年的生活费。这笔罚款,几乎掏空了他的积蓄。 走出拘留所时,江西同乡袁德泉以两家公司为他担保出狱。熊式辉望着天空长叹,声音沙哑:“我堂堂一个上将,遭此屈辱,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那份从云端跌落泥潭的不甘,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香港成了伤心地,前往阿根廷的念头彻底熄灭。1952年,熊式辉带着家人辗转到泰国曼谷,想东山再起。 他投资开办了一家纺织厂,可官场的权谋手腕在商场全然无用。缺乏经商经验的他,面对市场规则束手无策。 纺织厂经营日渐惨淡,不到两年就宣告倒闭。没了经济来源,一家人生活急转直下,只能坐吃山空,昔日上将风采被窘迫磨尽。 1954年,熊式辉的生活陷入绝境,连温饱都难以维持。 此时,上海市长陈毅派旧友彭育英来香港,劝他回大陆。但熊式辉顾虑自己的战犯身份,犹豫不决。 恰好,他收到台湾旧友张群的来信。信是受蒋介石委托写的,邀他去台湾,还许诺给职务。 无奈之下,熊式辉放下尊严,给张群写了封哀求的求助信。蒋介石得知后,带着嫌弃回应:“堂堂二级上将,落到这个地步,丢尽颜面。让他回台湾,别在外面丢人现眼。” 可到了台湾,熊式辉才发现,与他有宿怨的陈诚早已大权在握。他屡受刁难,别说重用,连蒋介石的面都没见到。 他只能以“退役上将”的身份,领取微薄薪水。此后深居简出,住在台中,靠卖字画补贴家用,不再过问政治。 1974年6月21日,熊式辉在台中病逝,享年81岁。

0 阅读:95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