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无恶不作的大地主丁枕鱼被抓后,看到了王树声,急忙喊:“亲外孙,快救舅爷一命!”王树声听罢放下了手枪,众人都以为他要徇私舞弊,结果王树声举起大刀,说:“子弹多宝贵,我来杀这个坏蛋!” “快救舅爷一命!”丁枕鱼的喊声在小屋里回荡,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慌张和恐惧。 王树声当时才二十出头,身材高大,眼神冷峻。他手里握着一支手枪,手指不自觉地颤抖着,但更多的是一份坚定。屋里的人都屏住呼吸,生怕一个错误的动作就会让丁枕鱼逃脱或者引发意外。 大家以为王树声会因为血缘关系而手下留情,可王树声的眼神没有丝毫软化,他慢慢放下手枪,然后从腰间拔出一把沉重的大刀。屋内的人愣住了,低声议论:“他不会是真的要下手吧?” 王树声抬起刀,目光如同寒冬的利刃,他低声说了一句:“子弹多宝贵,我来杀这个坏蛋!”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屋内每个人的心都震动了一下。丁枕鱼的脸色顿时惨白,他开始拼命摇头,喊着:“亲外孙啊,你不能这样!” 回想那个过程,丁枕鱼这一生几乎做尽恶事,欺压农民,贪污敛财,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害死仆人。他的家族在当地几乎就是一座铁桶一般的存在,掌控了土地、金钱和权力。而王树声从小就耳闻这些罪行,他的心里早已积累了无数怨恨和正义感。 屋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丁枕鱼开始哭喊、求饶,但王树声稳稳站住,他的目光像铁一般坚定,不为任何表象所动。周围的群众也屏住呼吸,他们心里都明白,这一刻,正义正与邪恶正面交锋。 最终,王树声挥刀,丁枕鱼应声倒下。整个过程没有多余的拖延,也没有多余的恐怖渲染,只有刀光下的决断和罪恶的终结。屋内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的声音。那些曾被丁枕鱼欺压过的人们,眼里闪着复杂的光,有的是解脱,有的是沉默的感慨。 从结果来看,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报复。王树声在行动中展示了极高的判断力和克制力。他没有无意义地浪费子弹,也没有因为血缘关系而动摇。他清楚自己做的事情的意义:这是对一个作恶多端的人最直接的制裁,也是对社会秩序的一次警示。 在现代看来,这种行为虽然极端,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却是正义与邪恶之间最直接的对抗。丁枕鱼的死亡不仅让他无法继续作恶,也让周围的人明白,恶行终有报应,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正义之上。 这一幕的震撼,不仅在于刀光落下的瞬间,更在于它向后来者传递的警示:恶行无论多么强大,总会有终结的一刻,而敢于坚持正义的人,永远不会孤单。 信息来源: 人民网丨缅怀大将王树声:早年为革命大义灭亲杀舅爷 28岁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