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蒙古国宣布了! 蒙古国这几天说,可能要跟美国加强安全方面的合作,还提到和北约的来往也越来越多了,看样子是想跟美方搞“安全合作”。 蒙古国与美国的安全合作早有苗头。2023年11月,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访问美国。他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共同宣布将双边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级别。双方签署了开放天空民航协议。这份协议允许两国航班在对方领空自由飞行。 蒙古国急需寻找新朋友。它被中俄两个大国紧紧包围。所有物资进出必须经过中俄领土。这种地理现实构成硬约束。没有出海口成为最大弱点。 经济命脉上,蒙古国极度依赖邻国。去年它对华出口占总出口80%。煤炭和铜矿几乎全部卖给中国。电力供应也成问题。近一半电力从俄罗斯进口。没有俄罗斯能源,乌兰巴托冬季将陷入瘫痪。 蒙古国的“第三邻国”政策始于苏联解体后。它想通过发展与美国、日本、欧盟关系来平衡中俄影响力。这种政策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触怒邻国。 看看实际合作。去年美蒙联合军演在戈壁沙漠举行。美国派出150名士兵参加。演习内容包括维和与反恐训练。蒙古国则派出特种部队参与。这些动作引起各方关注。 北约维度也值得注意。蒙古国与北约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双方签署了伙伴行动计划。2012年合作升级为个性伙伴合作计划。重点转向反恐和网络安全。 但伙伴关系远非正式成员。蒙古国位于东北亚。这与北约的北大西洋定位不符。北约章程也限制非欧美国家加入。土耳其等国已明确反对非欧洲国家加入。 中俄两国密切关注。对俄罗斯而言,蒙古国是重要战略缓冲。两国边界线长达3485公里。历史渊源深厚。从苏联时代起,俄罗斯就将蒙古国视为势力范围。 中国视蒙古国为北部安全屏障。外部势力进驻将使北京直接暴露在战略威胁下。这种担忧决定中国对蒙政策基调。 俄罗斯对北约东扩非常敏感。乌克兰危机已证明这点。一位莫斯科分析人士直言:“如果蒙古国申请加入北约,俄罗斯将作出强烈反应”。俄罗斯国防部长此前已告诫蒙古国不要引入北约势力。 中国的反应可能更侧重经济手段。一位观察家指出:“如果中国减少购买蒙古国煤炭,蒙古经济将受重创”。去年蒙古国对华煤炭出口额达66亿美元。这个数字占其预算收入很大比重。 现实很骨感。去年蒙古国总统访美讨论矿业投资。今年访俄聚焦能源合作。这种安排体现乌兰巴托的谨慎。它明白自己离不开邻国。 经济数据说明问题。2023年蒙古国对华贸易增长17%。矿业推动其GDP增长6.6%。这种经济利益关联让蒙古国不敢违背邻国意愿。 蒙古国参与北约活动其实有限。主要是反恐演习和维和任务。去年蒙古国代表参加北约峰会。讨论重点是亚洲安全合作。这更像外交平衡而非申请成员资格。 有个具体例子。今年3月,蒙古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价格上涨15%。同期对华出口煤炭价格下跌8%。这种双重压力让乌兰巴托倍感焦虑。它必须在各方之间小心周旋。 蒙古国明白自己不可能加入北约。与西方安全合作更多是增加外交筹码。在这个被巨人包围的国家,生存智慧在于平衡而非选边站。 乌兰巴托的决策者们清楚现实。草原下的矿产资源令西方心动。但真正的生命线始终连接南北两翼的邻邦。华盛顿的晚宴再盛大,也解不了乌兰巴托冬季的能源之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年华逝水
可不可以直接军事收回外蒙[墨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