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特朗普不吃午餐就要回国,韩国这次是把体面摔的稀碎!有媒体报道,特朗普在去青瓦台就餐前在酒店先点了份奶酪汉堡,并特别要求使用美国奶酪及额外番茄酱!这摆明了是怕韩餐即吃不惯又吃不饱,先吃点儿可口的填饱肚子 熟悉特朗普的人都知道,他对美式快餐的执念早已深入骨髓,甚至到了不分场合、不论身份的地步。 2024年11月,刚承诺“让美国再次健康”没几天,他就被拍到和未来卫生部长等人在专机上大啃麦当劳汉堡和薯条,长子还在社交平台调侃“健康计划从明天开始”,要知道这位卫生部长此前还吐槽过特朗普专机上的快餐“简直是毒药”,可特朗普压根不为所动。 更早之前,他在白宫招待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冠军球队时,明明厨师已经正常上班,却偏要摆上一桌子麦当劳汉堡和三明治,还笑着说“我懂你们”,全然不顾部分网友吐槽“年轻人需要健康饮食”。 就连竞选期间,他的团队也总发布他在豪华专机上吃汉堡的照片,用这种“蓝领饮食”拉近和普通选民的距离,有基督教领袖回忆,受邀乘坐他的私人飞机时,本以为会有香槟鱼子酱,结果端上来的却是奶酪汉堡和薯片。 这样一个把汉堡当“本命食物”的人,韩国想靠一顿传统韩餐打动他,从一开始就有点异想天开。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2025年10月刚发布的调查显示,外国人最喜欢的韩餐是韩式炸鸡,占比高达30%,其次才是泡菜、拌饭这些传统菜品,可青瓦台的国宴总不能摆上炸鸡和啤酒,只能端出拌饭、烤肉、豆芽汤这类主打“文化符号”的菜肴。 但这些菜品恰恰戳中了外国人吃韩餐的痛点,早在多年前韩国农村振兴厅的调查就发现,美国人吃韩餐时,对烤肉的要求是白糖和酱油用量比韩国本土口味多30%,可国宴菜品大概率会坚守传统配方,不会为了单一宾客大幅调整口味,特朗普吃惯了重盐重酱的美式快餐,面对清淡偏酸、配菜繁杂的韩餐,自然提不起兴趣。 更关键的是分量问题,韩餐讲究精致搭配,一碗拌饭、一份烤肉再配几碟小菜,对普通人来说刚好,但特朗普身高体壮,又偏爱高热量食物,这样的分量恐怕真的难以果腹,他提前点汉堡,说白了就是怕正餐吃不饱,先给自己垫个底,免得在外交场合饿肚子失态。 对比日本的接待,韩国的疏漏就更明显了。 安倍当年招待特朗普时,完全摸准了他的脾气,早餐和午餐直接安排培根煎蛋和双层芝士汉堡,精准对接他的饮食偏好,到了晚餐要展示日本文化时,也特意把主菜定为和牛牛排,还用上了特朗普获胜选区爱达荷州出产的土豆做配菜,既给足了文化面子,又照顾到了他的饮食习惯,特朗普自然全程满意,压根没出现提前加餐的情况。 而韩国之前招待伊万卡时,虽然考虑到犹太教信仰没准备肉类,只上了烤豆腐和拌饭,还特意演奏美国歌曲,但那是基于宗教禁忌的特殊安排,这次面对特朗普这种毫无饮食禁忌、只认自己喜好的宾客,却没能延续这种“换位思考”,反而执着于展示本土文化,结果就是热脸贴了冷屁股。 韩国政府本来对特朗普访韩寄予厚望,青瓦台曾特意喊话民众“万众一心欢迎”,把这次访问形容为“韩美同盟升级的决定性契机”,可连一顿饭都没能让客人满意,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外交场合的宴请从来不是单纯的“吃饭”,而是通过细节传递尊重,日本能为了特朗普特意选用美国土豆,韩国却没能提前了解他对快餐的执念,甚至没考虑到韩餐口味和分量可能存在的问题,这种细节上的疏忽,让精心筹备的国宴失去了意义。 特朗普的汉堡订单,与其说是对韩餐的否定,不如说是对韩国接待工作的“打脸”——你费劲心思准备的文化盛宴,在我眼里不如一份合口味的奶酪汉堡实在。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对汉堡的要求还特别细致,指定美国奶酪和额外番茄酱,这说明他要的不只是“吃饱”,更是“吃爽”,这种对熟悉口味的极致追求,恰恰反衬出韩国国宴在“适口性”上的短板。 韩餐在国际上的接受度不算低,但更多集中在炸鸡、紫菜包饭这类大众化品类,高端国宴菜品的适配性本就有限,再加上韩国没能针对性调整,自然难以满足特朗普的需求。 这场“汉堡风波”最终变成了国际笑谈,韩国想靠国宴挣回的体面,反倒因为这顿提前的加餐碎得彻底,毕竟在外交场合,客人的真实选择永远比表面的排场更有说服力,特朗普用一个汉堡就证明了,不接地气的接待,再隆重也只是自导自演的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