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25日下午,“渣男鼻祖”胡兰成,在东京咽下最后一口气。可笑的是,他

笑蓝说 2025-11-01 11:58:46

1981年7月25日下午,“渣男鼻祖”胡兰成,在东京咽下最后一口气。可笑的是,他死时,身边不只有最后一任妻子佘爱珍,还有几位女伴。更讽刺的是,胡兰成的墓碑上竟然刻着自己写的“幽兰”二字。   上海档案馆的特藏柜里,一张 1947 年的银行票据复印件首次公开,收款人是胡兰成,付款人是张爱玲。   这张 30 万稿费的票据,附在张爱玲的诀别信后,成了她对这段感情最后的体面,也照出胡兰成的凉薄。   彼时 27 岁的张爱玲,早已凭《金锁记》《倾城之恋》成名,却在感情里栽了跟头。   1920 年出生于上海的张爱玲,童年在封建大家庭的压抑中度过,父母离异后与继母相处不和。   她 12 岁发表第一篇小说《不幸的她》,1939 年考入香港大学,成绩优异却因战乱辍学回沪。   1943 年,她在《紫罗兰》杂志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一举成名,笔下文字直击人心。   也就是这一年,她经人介绍认识了胡兰成,这个比她大 14 岁、已婚的汪伪政府官员。   胡兰成初见张爱玲,便被她的才情吸引,用花言巧语展开追求,全然不提自己的婚姻状况。   张爱玲虽在文字里通透,面对感情却带着理想化的憧憬,很快陷入这段不对等的关系。   1944 年 2 月,胡兰成与第三任妻子应英娣离婚,两个月后便与张爱玲签订婚书。   婚书上 “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是张爱玲的期许,却成了胡兰成随口说说的空话。   婚后仅几个月,胡兰成被派往汉口任职,刚到不久就与护士周训德同居,毫无愧疚。   他甚至在回上海时,亲口告诉张爱玲自己有了新欢,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张爱玲心碎却不愿放手,她沉浸在自己构建的爱情幻想里,选择用沉默冷处理。   可胡兰成丝毫不在意她的感受,在汉口与周训德浓情蜜意,将新婚妻子抛之脑后。   1945 年日本投降,胡兰成沦为汉奸,为逃避追责逃到温州,又迅速与当地女子范秀美同居。   此时的张爱玲,仍抱着一丝希望,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温州,想挽回这段感情。   当她看到胡兰成与范秀美以夫妻名义生活,才彻底明白自己从未被真心对待。   1947 年 6 月,她写下诀别信,信中没有指责,只附上 30 万稿费,那是她当时几乎所有的积蓄。   这 30 万,是她对这段感情最后的交代,此后她便专心创作,陆续发表《多少恨》《十八春》等作品。   1952 年,张爱玲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后又于 1955 年定居美国,开始了漂泊的晚年生活。   她在美国曾与作家赖雅结婚,悉心照料晚年患病的赖雅,直到 1967 年赖雅去世。   而胡兰成逃到日本后,并未收敛,又与房东妻子偷情三年,还试图联系张爱玲,均被拒绝。   晚年的张爱玲深居简出,专注于《红楼梦》研究,写下《红楼梦魇》,生活低调到近乎隐居。   她拒绝回忆与胡兰成的过往,甚至在作品中刻意避开相关话题,将那段伤痛深埋心底。   而胡兰成想在日本靠出书谋生,却因汉奸身份和人品问题,书籍被余光中等人抵制查禁。   他想在台湾开课,也因 “品行不端” 被停课,最终只能在东京过着潦倒又滥情的生活。   1981 年 7 月 25 日,75 岁的胡兰成在东京病逝,床边围着最后一任妻子佘爱珍和几位女伴。   他的墓碑上刻着自己选的 “幽兰” 二字,试图营造清雅形象,却掩盖不了一生的龌龊。   1995 年 9 月 8 日,75 岁的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的公寓去世,几天后才被发现。   她的遗愿是将骨灰撒海,不立墓碑,正如她一生低调,不愿再与尘世纠缠。   如今,张爱玲的作品仍被广泛阅读,《金锁记》《倾城之恋》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影响深远。   她的文字成了华语文学的瑰宝,而胡兰成只留下 “渣男鼻祖”“汉奸” 的骂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那张 30 万稿费的票据,静静躺在档案馆里,提醒着世人:才华若缺了品德,终究会被唾弃; 真心若给了错的人,也只能成为过往云烟,唯有自爱与坚守,才能活出真正的价值。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胡兰成:天生的PUA高手,为什么会打上张爱玲的主意?)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