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台北马场町的英烈,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吴石将军,可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吴石牺牲8

和泰拉呱 2025-10-31 14:27:27

说起台北马场町的英烈,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吴石将军,可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吴石牺牲8天后,这片黄土上还倒下了位更重磅的人物:陆军二级上将、前浙江省主席陈仪。 陈仪没在马场町受刑,是被悄悄拉到新店碧潭的军人公墓处决的。为啥改地方?怕动静大了引骚乱,连时间都特意调了,就想把这事压下去。 陈仪这人,骨子里的“轴”改不了。留过洋见过好制度,心里就揣着“救中国”的念头,后来在浙江当主席,减租减息、建学校,老百姓都喊他“陈青天”。可就是这不绕弯的性子,跟老蒋一直不对付。 1949年国民党快撑不住了,老蒋想拉他去台湾,还许了高官厚禄,陈仪却看得透——这是想接着打内战,苦的还是老百姓。他偷偷找地下党想促成浙江和平,还劝老部下汤恩伯一起,没成想被汤恩伯反手卖了。 老蒋气炸了,先软禁他,到台湾又关监狱审。有人劝他服软保命,他偏不。问他“为啥通共”,他梗着脖子说“我不是通共,是想让浙江百姓少遭战火”;问后悔不,他直接拍桌子“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百姓,有啥好后悔的!” 其实老蒋一开始没敢杀他,陈仪在军政界威望太高,老部下都盯着呢。可陈仪软硬不吃,还总说老蒋“独裁误国”,彻底戳了老蒋的逆鳞。最后为了杀鸡儆猴,才偷偷改了处决的地儿和时间,连收尸都只让几个亲信来。 陈仪死的时候67岁,一辈子没为自己捞过啥。副官说,他行李里就几件旧衣服、一箱子书,还有百姓送的锦旗。临刑前还跟看守念叨,想回浙江看看学校在不在,百姓过得好不好。 现在提那段历史,好多人记不住陈仪,可我觉得——他的“硬气”从来不是瞎扛,是心里装着家国百姓,才敢在关键时候站出来,哪怕知道是死路也不回头。正是这种人,才让和平来得更快些。 你们说,像陈仪这样把百姓放在心上的人,是不是该被更多人记住?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和泰拉呱

和泰拉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