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吼孩子不好好学习,自己却在沙发上刷短视频刷得不亦乐乎。 你指着他鼻子说“你要自觉”,可你自己,连晚睡的习惯都改不掉。 说真的,我算是看明白了。别再指望一个七八岁、十几岁的小屁孩,能有什么惊为天人的自制力了。他要是天生就爱学习不爱玩,那不叫天才,那叫奇怪。 贪玩、畏难、想偷懒,这才是人性,是刻在DNA里的代码。 我们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省心”,怎么就那么“优秀”。 现在想想,哪有什么天生省心的孩子,背后不过是站着一个“费尽心思”的爹妈。 孩子写作业坐不住、磨磨蹭蹭,你不是劈头盖脸一顿骂,而是坐他旁边,温和但坚定地说:“我知道这很难,我们再坚持15分钟,然后休息。” 那个气场,他懂。 孩子考砸了,哭丧着脸,你不是冷嘲热讽“就知道玩”,而是抱抱他,告诉他:“没关系,一次考试而已,我们一起看看是哪里没搞懂,下次把它弄明白。” 那个温度,他能感觉到。 我们总想当那个发号施令的将军,却忘了孩子在学习这条又长又苦的路上,需要的其实是一个能并肩作战、一起打怪的战友。 是你用自己的坚定,去对抗他的惰性。 是你用自己的勇敢,去包容他的挫败。 是你用自己的智慧,去点亮他的迷茫。 别再抱怨种子长歪了。 先问问自己,是不是那个园丁,自己就没站直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