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学院深夜玻璃门被砸:喧闹背后,藏着比碎片更刺眼的真相 小林扯掉面膜冲到走廊时,三楼已经聚了不少同学。有人举着手机照明,能清楚看到玻璃门中央破了个篮球大的窟窿,锋利的碎渣散在地上,像撒了一地的尖刺。“这谁啊?半夜发什么疯!”有人忍不住吐槽,还有女生攥着衣角往后退——再过半小时就是查寝时间,要是有人路过没注意,很可能被碎玻璃划伤。 宿管阿姨赶过来时,声音都带着慌:“刚在楼下巡逻,就听见‘砰’的一声,跑上来一看吓懵了!”她一边拦住想靠近的同学,一边赶紧联系保安。没过多久,保安带着监控录像过来,画面里的身影让在场人都愣了——是同楼的男生小周,手里拎着个金属保温杯,对着玻璃门狠狠砸了两下,之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小周是来给女朋友送退烧药的。女生宿舍不让男生进,他打电话没人接,急得团团转,脑子一热就动了手。第二天小周主动找宿管道歉,低着头说:“看到她发消息说烧到39度,我太着急了,没顾上想后果。”他不仅赔了玻璃门的钱,还手写了道歉信贴在楼道里,承诺帮宿管打扫一周走廊。 这事在校园群里传开后,评论分成了两派。有人说:“再急也不能破坏公物,万一伤到人怎么办?”也有人理解:“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慌,就是用错了办法。”其实细想,小周的冲动里藏着年轻人的莽撞,可更多的是对在意之人的牵挂。只是再深的关心,也该守着边界——别让“为你好”,变成伤害别人的“坏事情”。 需要我针对“校园里的冲动行为该如何避免”这个话题,整理几个实用建议,方便你引导学生读者讨论吗?


